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学发展之路 >> 专家解读
现代化历程的关键跨越——中国道路的十年探索之一
发布时间: 2012-07-31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来源:人民日报 2012-07-16
  字体:(     ) 关闭窗口

  从党的十六大至今,时光又走过了10个年头。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大业中,这10年经历了怎样的奋斗探索?在时不我待的中国现代化里程表上,这10年又有着何种特殊意义?

  “中国将用10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文明50年的发展道路。”新世纪之交,就有国外经济学家如此预言中国的前途。如同当时盛行的“中国崩溃论”,这样的预言同样令人将信将疑。

  从2002年到2012年,谁能想到,中国经济总量会实现从世界第六到第二的跨越?谁能想到,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谁能想到,中国会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些甚至比预言更精彩的“中国故事”,绝非仅仅是机遇的恩赐。

  从2002年出发,我们会看到,改革开放20多年之后,中国既有前人积累的物质精神财富,也面临着发展以后的各种难题:经济增长背后的“资源约束”加大、收入水平提高伴生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发展产生的“权利诉求”增多、利益格局变化中的“民生短板”凸显……如何解决这些发展起来的新问题?如何跨越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新难关?如何保持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

  10年间,在发展方式亟待转型之时,我们深入思考发展真谛,抓住科学发展观这个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各种利益关系变得复杂之时,我们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抓住和谐社会这个重点,构建改革发展稳定的牢固地基。在国际国内局面错综复杂的情势下,我们深刻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抓住战略机遇期这个关键,走出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

  10年间,不仅向发展要数量,更向发展要质量,科学发展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根本指针。发挥市场经济优势,提高效率;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实现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发展的动力源泉。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形成;从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到迎战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国际地位前所未有地提升;从尊重人民群众“四权”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性框架进一步完善。我们用社会主义现代化1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进军、用社会主义中国10年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用13亿中国人民10年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完善了一条道路、一个体系、一种制度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增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这10年,我们避免了“拉美陷阱”与“东亚困境”,成功实现转型,改写了世界舞台上现代化模式的既定格局。从中国现代化路径来看,十六大以来的10年,上接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中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势头,下启本世纪头20年的发展大局,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关键跨越。

  10年探索不寻常,10年分量沉甸甸,10年成就很辉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创造伟大历史,也拥抱美好的未来。

    1. 吴 波: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新时代
    2. 增强学术自信 讲清中国道路
    3. 深刻理解中国道路的独创性
    4. 中国道路带给世界深层智慧启迪
    5. 向世界阐明中国道路
    6. 更加自觉自信地走中国道路
    7. 中国道路给我们自信
    8. 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
    9. 中国道路成功的哲学奥秘
    10. 商志晓:文化自信为中国道路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