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学发展之路 >> 生态文明
[走基层 看十年]“绿巢”孵出“金凤凰”
发布时间: 2012-10-08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2012-10-08
  字体:(     ) 关闭窗口

  走在闽北大地,从浦城到松溪,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聆听风吹过竹林的声音,记者处处都能感觉到“绿色生态”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

  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3.1%,位列全国第一,被称作全国最“绿”的省份。这10年间,福建不但最绿省份的头衔一直保持着,而且体现生态环境重要指标的森林覆盖率不降反升,还提高了3个百分点。如何破解发展与保护这道难题?在“走转改”活动中,记者来到福建南平市,边走边看边听边思索。

  政府是主导

  南平市的10个县市区都是老区县,其中5个已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这里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民间资本的实力远不如沿海地区。但这里生态优美,在南平采访,但见处处苍翠,满目葱茏,一路绿色让人赏心悦目。

  如何让所拥有的生态优势与绿色特色,顺利实现优势转化?这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引导与扶持。南平市市长林宝金说,当今社会,绿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吃得健康,活得幸福,哪样都需要给生活“添绿”。“在这里,我们每一任干部都知道,保护好这里的青山绿水是一份最重要的责任。我们也认识到,优美的生态环境才是我们所拥有的最长久、最有价值的财富。”

  南平市常务副市长许维泽拿出一份《南平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行动方案》,介绍说:“我们要顺应绿色发展趋势,在明确绿色发展路线图之后,通过推进体制、机制、科技与管理的创新,找到绿色发展的突破口。然后在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合力,实现绿色发展、百姓致富。”

  资源变财富

  走进南平浦城县木樨园食品公司,新厂房还没完全完工,部分生产线已经开工。总经理徐良华高兴地说:“今天刚刚接到福州来的500盒薏米糕的订单,货值5万多元,3天后就要发货。”

  在浦城有一种说法,小薏米撑起大产业。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在当地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浦城薏米加工“变身”为薏米抗癌药物、薏米萃取油、薏米糕、薏米根饮料、薏米酒等系列产品,薏米壳、薏米秆还用于栽培灵芝、生产有机肥。

  一路陪同我们采访的浦城报道组王树瑜,这几年一直追踪采访报道薏米产业的发展。他总结,浦城的小薏米能够发展成为大产业,重要经验在于持之以恒应对市场、开拓市场。“浦城坚持不懈引进加工企业,深入细致培育市场,切实解决生产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拓宽了市场,实现了薏米种植户的增收。”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南平市各地都有许多实现资源优势转化的典型。浦城的丹桂、薏米,松溪的毛竹,政和的菌草灵芝与油茶,体现了从资源优势、产品优势直接转化为产业优势;松溪的木制茶具占国内市场份额40%以上,体现了从产业优势直接转化为市场优势;而在武夷新区建设中,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则体现了生态优势直接转化为投资优势。

  创新护绿色

  在闽北的采访,虽然紧张与匆忙,但欣喜不断,不时发现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正是这片土地绿色发展的经验所在。

  在松溪县畅宏工艺品公司,我们看到了很多充满艺术感的木制茶具。总经理吴明淋说,松溪木制茶具兴起,得益于原松溪工艺美术厂培养的一批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加盟茶具行业后,通过创意与创新,迅速提升了茶具的艺术内涵与文化价值。

  走进浦城仙芝产业园,我们看到,一期已完成的灵芝、薏苡仁等中药材口服饮片GMP车间,已进入试生产。县里选派到仙芝科技公司的服务队队员吕道献,向我们介绍说:“瞄准市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是我们先人一步的关键。”他们发明的利用薏米秆、薏米壳代替原木栽培灵芝的工艺,为国内首创,既节约资源,又改善了生态。

  在南平市政和经济开发区建设工地,车来车往,仍是一幅大会战的景象。很少有一个开发区能集中如此众多的绿色产业:投资约24亿元的1.2亿羽肉鸡饲养加工项目,投资8800万元的葛根饮料、葛粉系列生产开发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养心草饮料开发项目,以及竹木、净水等项目。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介绍:“我们着力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先后成立了11个分线工作项目组,建立了3项工作机制,出台了3项保障举措。”

  正是闽北许许多多的创新之举,成为了这片生态之地实现绿色发展的动力与保障。

  (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 金振蓉 詹 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