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国史教育讨论
青年学子国史知识知多少
发布时间: 2009-10-22    作者:王广 郑巧 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0-22
  字体:(     ) 关闭窗口

  近期,为了解青年学子对国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本报特别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
  参与调查的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8所高校的学生。调查对象以本科生为主,占总数的82.5%;专业分布比较均匀,理工类学生占50%,文史类学生占20%,教育管理类学生占10%,艺术及其他专业共占20%。
  对近二十年大事较为了解
  采取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9份,有效率达94.5%。问卷共设20道单项选择题、2道开放题。单项选择题主要考察青年学子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大事的熟悉程度,开放题主要了解大学生获取国史知识的主要方式和对国史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

   调查显示,青年学子对近20年的大事较为了解,189位学生中有184人知道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人是袁隆平,是问卷中正确率最高的一题。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正确率达到96%。
  89%的学子知道谁是新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获得者。81%的学子了解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做出的重大部署。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大事,被大多数学生牢记。
  国史知识总体掌握情况令人担忧
  然而,对离自己生活经验较远的事件,青年学子的掌握情况却令人担忧。统计显示,选择题的正确率为63.4%。
  仅有7%的学子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巩固人民政权开展的三大运动——这是问卷中正确率最低的一题。知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的人不到40%。标志着除台湾外全国获得解放的事件、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和恢复高考的时间三题的正确率均低于50%。不到一半的学子知道“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书本和课堂教育是国史知识主要获取途径
  在列举的四种获取国史知识的途径中,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了书本和课堂教育,22.8%的同学选择了影视剧,19%的人选择了网络。调查显示,学校教育在国史知识传播中非常重要,而影视剧等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则有待加强。网络是当今年轻人最热衷的活动领域和交流途径,但只有19%的人利用网络了解国史。
  在总结自己对国史的了解程度时,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了“不太了解”,而41.4%的同学选择了“比较了解”,选择“不了解”和“非常了解”这两个态度明确的答案比例分别为4.8%和2.7%。
  本期特别策划采写工作组:王广、郑巧、陈静 部分照片由本报记者朱高磊、王宙摄
  (调查工作人员:陈静、吕莎、李博、金辉、陈志宏、郑巧;报告撰写:郑巧)

要高度重视国史教育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自此开始,全国各族人民在我们党的团结带领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经历和战胜种种艰难曲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创业史和辉煌史,就是一部总结过去、立足现在、启示未来的思想史。
  60年来新中国所走过的道路,60年来新中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必须认真进行总结,必须切实告诉广大人民。当前,革命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改革开放初期的艰难选择也在逐渐淡漠;一些人不清楚今天的成就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中国的未来和前途指向何方。加强国史教育,不仅适当其时,而且十分必要。
  恩格斯说,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加强国史教育,必须认真总结国史,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宣传国史。
  胡锦涛在2002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宣传思想战线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国史教育是我党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遵从宣传思想工作一般规律的情况下,认真探求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注重宣传的策略性和艺术性,不断丰富宣传的技巧和手段,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目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