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澳门回归10周年专题
澳门居民真正成了主人--访澳门立法会主席刘焯华
发布时间: 2009-12-18    作者:孙立极    来源:人民日报 2009-12-18
  字体:(     ) 关闭窗口

  64岁的刘焯华在澳门立法会担任议员20多年,今年10月成为新一届立法会主席。对比澳门回归前后的立法经验,他说:“回归祖国后,澳门居民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主人。” 

  立法会议员参与积极性高了

  刘焯华介绍,回归前,澳门是双轨立法。除了立法会,总督也可以制定法令。“立法会通过的法规不到30%,总督制定的多达70%。”回归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赋予立法会的立法权大了。刘焯华说:“立法会议员参与的积极性高了,居民说话也多了。”

  2000年,立法会根据基本法制定了质询、辩论及听证规则。刘焯华说,“立法会有监督政府的职能,可以就公共利益问题进行辩论,这是回归前所没有的。议员数量也增加了,回归前澳门有23个议员,8个直接选举、8个间接选举、7个由总督任命。2001年,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各增加2名;2009年,直接选举再增加2名。”

  刘焯华介绍,10年来,澳门立法会共通过120多部法律,有关民生的立法增加了。

  保护国家就是保护澳门

  回归10年,澳门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妥善处理行政、立法与司法的关系。刘焯华说,立法会通过立法监督,来体现行政主导、行政与立法之间的配合和制衡关系。

  他举例说,今年年初,澳门按照基本法第二十三条通过了《维护国家安全法》。“当时,无论是特区政府、立法会大部分议员,还是澳门各阶层社团,意见比较统一,就是这部法律要制定。因为保护国家安全,也是保护澳门安全,保护澳门居民安全。如果有人在澳门搞颠覆国家的活动,对澳门也是伤害。”

  刘焯华介绍,“问题在于如何立法。在这个过程中,特区政府与立法会配合得很好。特区政府先就法律内容向社会各阶层咨询,立法会议员也在其中。他们预先了解内容,可以及早提出意见。当时,大家分三方面提出,一是立法须按基本法规定,不能超出,也不能减少。二是要参考回归前相关规定,同时要向社会说明,以前也有这样的法律,回归后废掉了。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维护国家安全问题,澳门也不例外。三是如何在维护国家安全与保证居民基本权利间求得平衡。据此,立法会先通过一些渠道与政府沟通,提出意见,政府提案前先做了修改。提案后,对于法律细节,特区政府也听取了立法会的意见,做了相应修改。因此,这个法律最后在立法会高票通过,在社会上反应也非常好。” 

  国家对澳门非常关心

  刘焯华是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澳门团12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刘焯华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一个建议让澳门人冬春季喝上了甘甜水。

  刘焯华说,澳门与珠三角的居民都喝珠江水。近年来,由于冬春枯水期珠江口海水倒灌,澳门人就要喝咸水。“2004年两会,我们提出建议,希望国家能帮助解决澳门及周边吃水问题。2005年,在水利部的调度下,上游水库放水冲压咸潮,让澳门人喝上甘甜水。这不但影响上游发电,还要赔偿江边菜农的损失,中央政府做了很多工作。”

  “2006年两会,我们提出建议希望可以长远解决这个问题。全国人大把这个建议作为当年重点办理的建议之一。国务院很重视,水利部连续3年都到我们代表团听取意见。经过各方研讨,最后确定短期、中期、长期解决方案。作为短、中期方案,水利部把珠澳取水口北移20公里至平岗,延长了珠海和澳门在枯水期能抽到符合质量标准的淡水时间。长期方案则在广西建大藤峡水库,届时就可以彻底解决咸潮问题。目前,工程已经开始移民。”

  刘焯华表示:“作为人大代表,我们提出的建议受到人大常委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我们都非常感动,说明国家对我们澳门居民确实非常关心。”

    1. 叶桂平:在“一国两制”基础上谱写新的华章
    2. 基本法是澳门繁荣发展基石
    3. 科学防灾减灾 人人都是主人
    4. 雾锁北国:一只口罩的神奇之旅
    5. 外交部:中国人是西沙群岛无可争辩的主人
    6. 让农民成为农村土地真正的主人
    7. 民主建设从“管闲事”开始
    8. 从德才角度看“三严三实”
    9. 别当欲望的“奴隶”
    10. 十年课改:改得怎样?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