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 专家访谈
李捷解读十八大报告:新观点 新思路 新部署
发布时间: 2012-12-18    作者: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2-12-14
  字体:(     ) 关闭窗口
[video:李捷解读十八大报告:新观点 新思路 新部署]

  嘉宾介绍:李捷,男,1955年2月生,山东平阴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兼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和生平研究分会会长、中共文献研究会朱德思想和生平研究分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毛泽东生平和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著有《李捷自选集》、《国史静思录》,编著《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多部中共文献资料,《毛泽东传》的主要撰写者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首席专家。

  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个制度是最大的理论创新

  记者:李院长,您好!欢迎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中国社会科学网和光明网联合主办的“十八大观察家”栏目。能否请您谈谈十八大报告的重大意义,为我们简要梳理一下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新观点、新思路、新部署。

  李捷:首先,我对三家媒体举办的“十八大观察家”栏目表示祝贺,同时对三家媒体邀请我来做客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上午我们大家都观看了实况转播,听到了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十八大报告,应该说十八大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过程中的一次继往开来的非常关键的会议。胡锦涛同志在会议中用了一个关键词,“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应该说这就点出了这次代表大会,特别是十八大报告的重大意义。

  我们党从改革开放以后,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每五年如期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都会非常科学、客观、准确地分析国际国内的形势,同时又深刻总结五年来的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就,在“盘点”中进行理论创新。我们的理论创新一步一步推进、扎扎实实,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准确判断,是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基于我们党确立的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的不懈追求与适时调整。

  我们可以简要回顾一下历史,就可以非常清楚十八大的伟大意义了。

  30年前,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同时十二大确立了 “两个高度”的奋斗目标:建设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以后的每次代表大会都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伟大旗帜和鲜明的主题,不断推进我们的理论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明确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们全党的重要指导地位。十七大又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概括总结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叫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去年的“七•一重要讲话”里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一个旗帜,一个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个制度,这是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奋斗90多年来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这次十八大报告在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进一步明确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将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写入党章,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对我们下一步完成伟大历史任务非常有意义。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也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年前党的十六大上,代表党中央向全党提出的一个伟大任务。我作为十六大代表,有幸出席了代表大会,当时听到这个宏伟目标感到非常振奋,因为觉得这个目标确实可以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气神,成为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行动纲领和战斗口号。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更高水平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十八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成就,提出了一个重要战斗口号,就是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决定性胜利”这五个字非同小可,这说明我们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将在十八大以后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如果决定性胜利能够得以实现,那么在建党100周年和建国100周年时,中国将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崭新的形象,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会随着新的形象的展示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威力。同时随着伟大目标的接近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优越性也会更加显现,也能够更加坚定我们的信心。所以说十八大的召开,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发展史上,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胜利的历史征程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我想大家听了十八大报告之后之所以感到倍受鼓舞,原因就在这里。

  我长期研究党史,始终有一个感受:历史绝不是历史学家的事,也不是过去的事,历史和现实、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它的过去时、现在时,还有美好的将来时,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把这三者都展现出来了。

  我感觉这次报告有很多亮点,我相信未来理论界同行们还会有更多更精彩的解读。其中最抢眼的亮点就在于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这次十八大报告不仅详细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而且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地位、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所在。我们大家都会注意到了报告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份量的一段话:“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而且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经验,针对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回答。此外,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历史地位、意义、影响,还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所以科学发展观事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局,事关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是一个指导我们把推进伟大事业和推进伟大工程紧密结合的行动纲领和行动指南。我认为应该从这样历史的高度、理论的高度、关系到全局的高度来理解它的意义。我们现在的学习还是初步的,随着我们对十八大精神学习的深入,我们会对这一点有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对它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全面。

  另外,我认为十八大报告中,除了科学发展观这个最大的亮点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观点也是很值得关注的。首先它总结了过去五年,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十年的经验,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我认为这八个基本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重要的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规律。其中特别强调了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将其放在八个基本要求的首位,这恰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实事求是和群众观点的高度统一与结合,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观点,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后又讲到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等等。这些既反映了基本规律,同时也是人民的共同愿望。这八个基本点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会加深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认识。我听到理论界的同行说,又增加了一个“基本”,形成了“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也是有道理的。

  另外还有一些新的提法,比如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上,报告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指标,这也是前所未有的。首先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过去一直提出的经济指标。这是基础,但还不够。大家也都知道,科学发展最终要落实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发展改革的成果要让人民共享,所以这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又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我觉得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飞跃式的认识,不要小看这个指标真实的含义,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指标体系上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落到实处,要落实到两个“翻一番”,关键就在于今后要加深认识,要把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个论断本身就意味着既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也要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现共同富裕,这恰恰是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十八大报告把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里把纯洁性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作为我们党建设的主题和主线,并且提出十八大之后要在这方面搞主题实践活动。这些对我们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会起到积极深远的作用。

  除此之外,十八大报告中有很多创新点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想特别提到的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一点对理论工作者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作为理论工作者,首先我们要树立对自己独创理论的自信。我们总是说要尊重原创性,回顾中国走过的这些年,我们最大的原创就在于在党的正确理论指导下,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首先要对这三者自信,在自信的基础上做到自觉,而且还要进一步推进创新。所以我说理论工作者任重而道远。这些年中央提出要创造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这个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就立足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也立足于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广大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力奉献中。

  科学发展观是由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催生的

  记者: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还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能否请您对此作进一步解读?

  李捷:这次代表大会的报告,特别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作了明确的阐述,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四者结合在一起,要渗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要贯彻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胜利的整个过程中。十八大报告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怎么样贯彻实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和根本原则才能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我是研究历史的,总喜欢把现在的事情拉到历史轴线上,像照镜子一样,退后几步才能照到事件全貌。退后几步看一看,会有新的、完全不同的、深切的感受。回望新世纪这12年,我们国家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我把它称作“两个积累”,一个是积累了巨大的成就,一个是积累了复杂的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化的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五年就出现一个大的变化,十年就实现一个跨越,可以说我们的成就是巨大的,是举世瞩目的,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但我们又经常要讲居安思危、戒骄戒躁,这次十八大报告也提到了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党清楚地认识到在积累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新的问题,发展起来之后的新问题和尚未发展、欠发展的旧问题同时存在,而且新的问题、新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我把它称作是诸多复杂问题的积累,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要加强自信,巨大成就是主流,我们不能因为存在诸多复杂问题就丧失信心,但同时也要对问题有清醒的认识。

  怎样化解这些复杂问题?需要振奋精神,需要来一次新的伟大的思想解放。我们都知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法宝。当年在改革开放之初,之所以能够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百废待兴的情况下,通过拨乱反正、端正思想路线,走向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最终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解放思想。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就不可能回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就不可能摆脱当年错误的、“左”的指导思想,通过拨乱反正使国家全面回到正常轨道;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就不可能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以当年解放思想起了极大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恰恰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后,由新一轮的伟大思想解放催生而出的。它不是凭空得来的,它基于伟大的实践,又是由新一轮伟大思想解放造就的。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渗透着历史唯物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特别是求真务实,否则我们不可能提出以人为本。也就是说,发展中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发展主体是人民,发展依靠的力量是人民,发展的成果还要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的目标。

  另外,从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来说,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因为我们面临的问题中不可协调、不可持续的太多了。拿不平衡、不协调来说,一个最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工业化进程和信息化进程、城镇化进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匹配,更不用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部署加快改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在推进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道理就在这里。另外说到不可持续,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资源的瓶颈问题和生态破坏的问题,这两个既是新的问题,其实也是老问题,是新旧问题的交织,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我们加快发展之后带来的新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越来越突出,我们不能永远这样下去,所以党中央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点提得太好了。胡锦涛同志用了具有战略性抉择的话语。党中央不会随便用这个词。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战略性抉择,这一次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抉择,这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而且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满怀深情地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我当时一听就像触电一样,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对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推动着我们党不断理论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在改革开放时期才能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又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好的传统,在科学发展观鲜明的精神实质中得到了很好的弘扬。我相信这种精神将来还会继续弘扬。这恰恰是十八大报告中闪光的思想,应该很好地把它作进一步的理论和历史的解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传家宝,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这里面其实有一个伟大的精神,既是对真理的追求,也是对人民事业的追求和高度负责,更是对中华民族子孙万代发展高度负责任的精神。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