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从灾害经济学角度对“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1961)的考察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陈东林    来源:国史网 2009-06-29
  字体:(     ) 关闭窗口

   1998年中国发生特大洪水以后,一门新兴的经济研究学科——灾害经济学得到了关注。2003年出现SARS疫情以后,这门学科成为热点。关于其定义,是否可以说,灾害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灾害的关系的学科。用这门新兴学科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发生过的灾害,不仅对于国史、经济史研究有着跨学科的创新意义,而且对初具规模的灾害经济学本身,也有奠基作用。建国以来对经济影响最大的灾害,人所共知的是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有没有“三年自然灾害”
   这本来不成其为问题,只是在人与灾害关系(即“人祸”与“天灾”)上,有着不同时期的说法。1961年5月31日,刘少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这几年发生的问题,到底主要是由于天灾呢,还是由于我们工作中间的缺点错误呢?湖南农民有一句话,他们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7页。但是,1962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严厉批评了所谓“黑暗风”之后,“人祸”的原因被绝口不提。直到1978年以前,“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直成为这三年历史的代名词。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这与刘少奇1961年的判断,是基本相同的。
   但引人注目的是,近几年来,根本否定存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文章又不断出现,开始成为辗转引证的热点。
   金辉的文章《风调雨顺的三年——1959~1961年气象水文考》认为:“不论与其他任何灾年或是常年比较,1959—1961年三年灾难时期全国的气候都可以说是天公作美,甚或‘历史上的最好时期’。”“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神话该结束了。”金辉:《风调雨顺的三年——1959~1961年气象水文考》,《方法》杂志(上海),1998年第3期。
   王维洛的文章《天问—“三年自然灾害”》认为:“随着官方文件、领导人讲话和新闻媒介众口一词地宣传‘自然灾害’,再加上强制性的思想‘教育’,‘三年自然灾害’这个被反复重复的谎言,终于变成了民众心目中习惯成自然的关于那个困苦年代的代名词。”王维洛:《天问—“三年自然灾害”》,[美]《当代中国研究》,2001年第1期(总第72期)。
   这样,就存在一个问题:究竟有没有“三年自然灾害”?本文无意于论证需要气象学家研究的问题,只想引用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以下简称《灾情报告》)见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1949—1995年中国灾情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中的史实进行说明。
   中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包括旱灾、雨涝等)、洪水、地震等,1958年以前,自然灾害的程度基本为中等或以下。其中1954年的洪水灾害较大,从受灾面积看,仍“属中等水平”见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1949—1995年中国灾情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1959年全国出现了“受灾范围之大,在五十年代是前所未有的”严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成灾(收成减产30%以上为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见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1949-1995年中国灾情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页。。其中成灾占受灾面积比例308%,与历年比并不高,但集中在主要产粮区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区的旱灾,占全国成灾面积的829%,而且各种灾害交替出现,对粮食生长影响十分严重。
   1960年,继1959年大灾害后,全国大陆除西藏外又发生了建国后最严重的灾害,受灾面积达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受灾面积居建国五十年来首位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主要灾害是北方为主的持续特大旱灾和东部沿海省区的严重台风洪水灾害。本年大灾害不仅面积超过以往,而且是在1959年灾害基础上连续发生,危害更大。另一个特点是旱、洪灾同时发生,反差极大,一个省内,部分地区暴雨洪水泛滥,另部分地区持续干旱,给救灾带来复杂困难。
   1961年,全国连续第三年发生特大灾害,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仅次于上年,为建国五十年来第二位。而成灾面积达2883万公顷,为1994年以前最高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其中四分之一绝收(减产80%以上为绝收)。成灾人口16300万,也超过了上年。
   1949~1998年受灾成灾面积曲线表(单位:千公顷)
   说明:据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1966-1969年统计数字原缺。

50年代我国生产力十分低下,综合国力很弱,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遇到持续三年特大严重自然灾害,出现经济困难是不可避免的。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当时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二、决策错误对当时经济的影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