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论新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曾令勋    来源:国史网 2009-06-29
  字体:(     ) 关闭窗口

   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制定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海湾战争以来,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也发生重大变化,将来我们面临的战争将是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为适应世界性军事形势的变化,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1993年初军委扩大会上,江泽民主持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这个方针要求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加速人民解放军的质量建设,提高应急作战能力。
   确立“科技强军”战略思想,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为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并把“科教兴国”的战略贯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同时适应世界军事形势的发展。中央军委制定了“九五”期间军队建设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科技强军”,实现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1996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贯彻这一决议,11月5日,中央军委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印发了《中央军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在这个《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军队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即由准备打赢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全面加强军队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是实现我军现代化的正确选择。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方针。1992年中央军委对全军体制编制进行了调整精简。并提出要继续压缩规模,优化结构,理顺关系,把体制编制搞得更科学,把部队搞得更精干,使我军向“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标再迈进一大步。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将在80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在今后三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目前,这一任务圆满完成。
   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这个战略方针不仅仅是军队的战略方针,也是整个国家的军事战略方针。就是说,这一战略方针既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又指导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斗争实施,是指导包括平时与战时、军事建设和军事斗争全局和全过程的总方针。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提出为标志,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