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如果继续承袭旧的外交关系,虽然很可能会迅速得到外国承认,但却很难摆脱旧的不平等的外交地位,获得的也只能是形式上的独立。这是根本违背中国人民意愿的。只有“另起炉灶”,坚决断绝一切旧的外交关系,才能使我国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正这是一百多年来旧中国的政府所没有做到的。
所以,1949年1月毛泽东指出: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是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对这些国家的武官,应与外交人员同样看待。但对美国武官,因其直接援助国民党打内战,则应派兵监视,不得给以自由。对苏联及新民主国家的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人员,因为他们的外交政策是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根本不同的,故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亦应根本不同于对待资本主义国家。①(参见《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77页。)
于是,随着国民党在各地统治的垮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控制权也将被打倒。但是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盘根错节。帝国主义在中国除具有领事裁判权、驻军特权、航务特权等政治特权外,在经济领域,外国人也在华经办有许多工商企业、公共事业及房地产业等,控制着中国的海关,而且帝国主义势力还在华开设宣传机构,经办文教、卫生和宗教等机构,使旧中国的文化领域也具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这些都将会继续影响新中国的独立。以海关为例,自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从清政府手中攫取了中国海关的管理权。1949年国民党政府垮台前,中国海关的最高管理机关及各地方海关的主要职位均由外国人担任。解放前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副总税务司、各关税务司、副税务司共69人全部由外国人担任;帮办244人,其中219人是外国人;总巡、验估、验货282人全部是外国人;扦子手501人,其中外国人418人。②(参见李宝俊著:《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仅从1947年签订的中美《关税减让协定》对最主要的100多项美货减低了进口税的二分之一至六分之五这一点就可以想象,关税权益的丧失对旧中国十分脆弱的民族经济的严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外交单靠“另起炉灶”显然不够,必须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残余势力才能真正建立起中国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因此,中国共产党宣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要把旧中国“从内到外,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好好加以整顿。等屋子打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①(1949年3月5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4页。参见师哲著:《在历史巨人身边》,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379页。)“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提出和具体实施,使中国人民一扫百余年的屈辱,在帝国主义面前昂首挺胸地站立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