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做好地方志工作必须开展地方志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 2013-12-26    作者:朱佳木    来源:国史网 2013-10-09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值此金秋十月、寒露初降之际,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南国东莞市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中国地方志学会,向来自祖国各地,特别是港、澳、台的专家、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向给予这次会议以热情支持的广东省政府、东莞市政府表示衷心感谢!

  地方志作为全面系统记述一定行政区域内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传承、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始终发挥着资政、存史、教化的重要作用。从先秦至今,中华民族一直保持不断修志的优良传统,积累了大量志书,成为独具特色的人类文明成果。今年4月,我率领中国地方志学会代表团,用9天时间,先后访问了澳门、台湾、香港,与当地政府的文化主管官员、地方志编纂的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接触,前后安排了15场座谈,还参观了设在南投的台湾省文献馆等文史展览,所到之处均受到友好接待,使我深切感受了方志文化对于维持中华民族血脉亲情的强大力量,编修地方志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各地政府和民间对于修志的巨大热情。

  在内地地方志工作系统建立学术年会制度,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地方志学术研讨会,是2009年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作出的决定。20118月,首届地方志学术年会在浙江宁波市举办,主题为“方志文献的传播与利用”,与会者中既有大陆学者,也有港、澳、台和国外学者。我到会致辞,介绍了大陆新编地方志的情况。201210月,第二届地方志学术年会在江苏南通市举行,我又就当前为什么要强调地方志学术研究,以及应当把研究重点放在哪里、应当如何加强研究等问题,发表了意见。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再着重谈谈修志工作和地方志工作部门与地方志学术研究的关系,请诸位批评指正。

  地方志学术研究是从修志中派生出来的一门学问,修志与地方志学术研究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方志学术研究者中既有修志人也有并不从事修志而专门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在整个方志界强调地方志的学术研究呢?为什么要把地方志协会更名为地方志学会呢?为什么要在方志界建立地方志学术年会制度呢?我认为,其原因起码有以下三点:

  第一,地方志学术研究包括方志学研究,也包括方志理论研究。前者研究对象局限于地方志的属性、沿革、内容、种类、编纂规则和方法等相对狭窄、偏重基础理论的领域,但后者的研究对象则相对宽泛,可以包括前者,也可以包括地方志编纂的组织管理、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地方志工作的拓展等等偏重应用理论的方面。所以,地方志学术研究不等于方志学研究,不仅仅是方志学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与方志理论研究的概念更加接近。就是说,作为一个修志人,你可以不是一个方志学的研究者,但却可以也应当是一个地方志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的研究者。

  第二,地方志编纂工作是一项文化工作,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但从认识论角度看,它又是一种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讲,每一位修志人都是地方志编纂的实践者。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只能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运动的规律,必须对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即通常说的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使下一步的实践得到理论指导,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可见,对于广大修志人来说,仅仅从事修志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要把志书修得越来越好,质量提得越来越高,就要不断总结前人的和自己的修志经验,并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修志人虽然大多不是方志学学者,但现在全国地方志系统每年发表的成千上万篇理论文章和出版的大量理论著作,却大多出自修志实践者之手。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一个好的修志人,一个有水平的修志人,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修志人,一个有志于不断提高的修志人,必定同时是一个对地方志拥有学术兴趣、理论兴趣的人。我们应当在方志界大力提倡学术研究、理论研究的精神,营造学术研究、理论研究的氛围,把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切实办成研究型的方志办。

  第三,随着现代社会内容的日益丰富,新编地方志已经不再像历代志书那样,仅仅由一两个人或少数人编修,而是众手成志,即除了地方志工作机构自己撰稿外,还要动员、组织所在政府的几乎所有部门,以及有关事业、企业单位出人出力、共同参与,少则数百人,多则上千人,由他们提供稿件送交地方志工作机构会稿、审稿、统稿。而在当前正在进行的二轮修志中,地方志工作机构甚至不再像首轮修志那样,把主要精力用于撰稿、统稿,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发动、组织、督促、检查各参编单位撰稿。正因为如此,目前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基本参照公务员管理;也正因为如此,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大多希望在下一轮机构改革中划入行政类事业单位。另外,随着经济与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地方志工作范围早已不再局限于修志了,而是“志、鉴、书、网、研、库、馆、用、会、刊”十业并举;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任务也早已不再局限于负责修志了,而是既负责修志,也负责编纂地方综合年鉴、组织整理旧志、推动方志理论研究、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有的还负责编辑政府工作月报和大事记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把地方志工作仅仅看成为一项学术性工作或一门学问,显然不能反映客观实际的变化了。但是,无论地方志工作的范围和地方志工作机构的任务发生多大变化,这项工作及其工作机构都是建立在而且只能是建立在地方志编纂的基础之上。离开了修志,地方志工作及其工作机构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地方志工作中的其他方面搞得再轰轰烈烈,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其他任务完成得再光鲜亮丽,都会在修志这个主业面前黯然失色,难免被“一票否决”。既然如此,地方志工作就应当而且必须把开展地方志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重要内容;地方志工作机构就应当而且必须把开展地方志学术研究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所属业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在管理工作和志鉴编纂之余积极学习地方志的理论知识,努力从事地方志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志鉴编修的业务和志鉴编修的组织、指导工作。

  广东省是中国的方志文化大省,早在汉代就产生有《交州异物志》,魏晋南北朝以降历代还产生过《交广记》、《广州记》、《南越志》、《南海志》、《广东通志》等在方志史上具有一定地位的志书。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广东省在全国新编地方志工作中一直走在前列,不仅较早完成了首轮修志规划志书的全部出版任务,而且已全部完成了二轮修志规划志书的编纂任务,预计年内绝大多数可以出版;不仅点校出版了不少旧志,而且投入2000多万元,历时7年,将海内外现存的433种旧志全部收齐、影印,出版了内涵277册的《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堪称方志文献工作的盛举。东莞市是广东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著名的华侨之乡。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选择在这里召开,我以为是十分恰当的。我预祝这个研讨会获得圆满成功,也相信研讨会在广东省和东莞市地方志办公室的大力协助下一定会获得圆满成功。

    1. 地方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可为
    2. 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模范座谈会在京召开
    3. 从地方志资料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4. 论地方志的六大服务功能
    5. 新编地方志中的外事志编纂现状及若干问题探析
    6. 积极探索地方志书存真求实面临的问题
    7. 在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8. 社会史视野下的地方志利用与研究述论
    9. 在纪念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5周年和中国地方志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0.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把地方志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