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论点荟萃
强调学术基础已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 2010-07-03    作者:潘启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7-03
  字体:(     ) 关闭窗口
   学术基础折射学者治学水平
  古人论学、治学总强调一个“积”字,如荀子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基础研究是治学的前提和关键。没有深厚的基础研究,就不会获得深刻的学术成果。
  事实上,打基础是治学的重要保证,学术基础折射出一个学者的治学水平,它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本期特别策划约请了国内外的相关专家学者就“治学先要打基础,治学如何打好基础”等问题展开讨论。
  基础不牢 学界笑料频出
  中国古代典籍《老子》提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在这里形象地阐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发展而来,同时也告诫人们,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从基础出发。治学同样如此。中国科学院院士谈镐生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深方能叶茂”、“什么样的基础决定什么样的科研水平”。谈镐生院士的论述,显示出基础是事物、科研、治学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就学术基础而言,大体上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为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指导,二为扎实的学术基础知识和研究根底,二者不可偏废。然而,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事例,却让人对部分学者的学术基础和研究功力心存疑虑。除了那些让人大跌眼镜的“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之类的“研究成果”外,学术翻译上的笑话尤其层出不穷。如“水磨坊”被译成“水淋淋的小姑娘”、“孟子”被译成“门修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被译成“布雷顿·伍兹体系”、“蒋介石”被译成“常凯申”、“费正清”被译成“费尔班德”……常识性错误令公众一片哗然,并一次次触及学术基础训练这一话题。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学术界的浮躁之风一次次“吹”远了最基本的常识后,却“吹”来了伪学者的尴尬。
  以翻译界经常出现的人名翻译错误为例,可以看出某些学者的基础知识结构并不扎实,至少在语言学及相关历史知识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正像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指出的:“翻译毕竟是将文本从一种文字移植至另一种文字,因此译者通晓两种文字乃至多种文字是最为基本的硬道理。但事实上单凭语言是不够的。文学翻译毕竟不是简单的文字翻译。文学,尤其是文学经典,其风格、意境往往不是辞典可以解决的,更令翻译机器望洋兴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出现这些常识性翻译错误的,往往不乏著名学府、著名学者和著名出版社。“著名”的背后何以经常出现常识性的错误?一个世纪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就曾作出这样的界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而梅贻琦先生留下的名言至今传诵:“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是现在,不但大师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就连认认真真做学问、拒绝常识性错误都成了要突出强调的问题——这值得我们深思。
  固本强基 离不开冷板凳
  不管能否扬名,不管难度多大,如果能始终抓住基础不放,坚持在打基础中求发展——有甘坐“冷板凳”的耐心,有“沙里淘金”的信念,总会有所收获——因为坚固的基础离不开冷板凳和长期积累。
  众所周知,范文澜先生有句治学格言叫“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前一句是说治学要耐得住寂寞,肯下苦功,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后一句是说写文章要言之有物。范文澜的名言启示人们:打基础就像燕子垒窝,需要下细功夫、慢功夫,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可走,来不得半点虚假浮躁,即要经得起“冷板凳”的考验。
  留心的读者会发现,做学问出成就,不可“太热闹”,要甘于清静寂寞。从《中国书院词典》中,我们不难发现,嵩山书院、岳麓书院、莲池书院……几乎中国历史上的治学之地,都不在“太热闹”的地方。诚然,一个学者理所应当有所建树,但建树要建立在艰苦劳作的基础上,不能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更不能只图自己火势旺,不管后人没柴烧。这就要克服名利思想、浮躁心态,耐得住寂寞。
  打基础的工作不显山露水,很难产生“轰动效应”,却关系到治学的长远发展,日积月累,其效自见。谈起治学要长期积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杨善华告诉记者,平和心态和开阔胸怀是能够治好学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学术研究可归结为四个字:锲而不舍。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也指出,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要求学者本身具有某种特别的心智禀赋和知识存量才能胜任研究的要求。这需要予以严格的专业训练。而且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不同的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和经验积累发挥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1. 做学问不要跟风
    2. 魏斐德的治学与中国史研究——访埃尔文•沙伊纳教授
    3. 学术研究不能误用“学以致用”
    4. 论封建衰世“经世派”的求真务实
    5. 孔子“三问”的启示
    6. 发展繁荣军事文化 铸牢官兵精神支柱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