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论点荟萃
了解中华文化应跳出“西化”认知模式
发布时间: 2009-12-24    作者:王殿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2-24
  字体:(     ) 关闭窗口

  当今,从美国刮起的金融风暴和仍在世界蔓延的甲型流感,使得东西方学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

  几个月前,山东省泗水县尼山圣源书院举办了首届“儒家名人论道”——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率领他的高足来此与我国许嘉璐教授等学者同台论道。

  论道主旨是在21世纪之始,面对经济危机、甲型流感、核武器扩散等威胁,人类需重新反思20世纪的所作所为,其中以哲学为代表的人类文明,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刚刚过去的百年,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百年,是用西方的立场、标准、观点、方法,来解读、审视、同化、瓦解中国文化的百年。第一,我们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合法性,从产生怀疑到失去自信;第二,以牺牲自己民族文化为代价,极力宣扬外来文化与外来价值观;第三,借用外来文化的利刃,否定、肢解、损伤与破坏本民族文化;第四,在自己子孙后代的文化生命之中,深深地注入外来文化的基因,使之逐步失去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第五,在多元文化激烈冲突与不断对话的环境中,国人失去了文化的主体性,在一片混乱之中,被各种垃圾文化混合而成的“劣质文化”肆意侵害。

  在西方人心目中,孔子与上帝是相通的。应当说,尽管西方学者“西化”了孔子,但他们的艰辛付出对孔子走向世界,对于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与传播,有着重大历史贡献。如果说从利玛窦算起,500年来主要是西方人主动从中国把孔子请出去,那么21世纪新的百年,中国人是否可以主动把原汁原味的孔子与儒学等中华文化传统推向世界,以满足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需求?

  有鉴于此,安乐哲告诉当代的西方人,要真正了解中华文化,就必须从以往对孔子与中华文化的“西化”认知模式中跳出来,要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孔子的真精神,这对于西方乃至人类文明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许嘉璐教授则提出了与安乐哲对应的倡议,他倡议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要推动中华文化再次走向世界,也必须从“西化”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

  卸下镣铐,就是一种文化思维、认知模式的解放。现在的任务,是要继续填平认知鸿沟,开创新的30年。

  (作者单位: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

    1. 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进新时代
    2. 让中华文化热“内外同温”
    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4. 中华文化是自信之基
    5. 中华文化走出去 方志文化勇担当
    6. 加大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度
    7. 中华文化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8. 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方法论思考
    9. 从文化自省、 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10. 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