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外交史 >> 国际援助发展史
毛泽东与援越抗法
发布时间: 2009-10-09    作者:何立波    来源:党史纵横2004-02 2009-10-09
  字体:(     ) 关闭窗口

  毛泽东高屋建瓴,为越共和越南人民军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在中国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越南人民军的浴血奋战下,法军在西北和上寮接连遭到惨败,法国驻印支远征军总司令沙朗被撤职,亨利纳瓦尔将军接替了沙朗的职务。纳瓦尔推出其所谓的纳瓦尔计划,企图在两三年内扭转战局。法国政府也抽调了12个步、炮兵营增援,使法军在印支共集中了84个营的兵力。美国政府也投入4亿美元,组建越南伪军,支持法军。

  中共中央于8月下旬两次复电罗贵波,阐述了今后应采取的对策:首先消灭莱州地区之敌,解放寮国北部地区和中部,然后逐步将战场推向寮南部及高棉,威胁西贡。这样做,就可以缩小伪兵源、财源,分散法军兵力,使之陷于被动;同时扩大人民军本身,主动地各个歼灭敌人和逐步地削弱敌人。这是夺取越北平原的先决条件。越共中央政治局和胡志明完全赞同中共中央所提出的战略方针。

  为贯彻这个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再次派已回国的韦国清为军事总顾问赴越。10月中旬的一天,毛泽东在书房中再次接见了韦国清,彭德怀陪同接见。毛泽东问韦国清:你对纳瓦尔计划有什么看法?韦国清简要地谈了自己的看法。毛泽东问:中央在8月底给罗贵波的电报你看了吗?彭德怀说:我叫人拿给他看了。毛泽东问道:罗贵波来电说,胡志明对这个建议是赞成的,他们政治局也作了决定,可是越南军队的冬季作战计划迟迟定不下来,这是怎么回事?

  韦国清分析道:去年西北战役前,越南军队高中级干部中,可以说多数人不愿意去西北作战。主要是怕艰苦,怕困难,缺乏战略眼光,认为西北地广人稀,是个穷地方,就是解放了,也没有多大意义。越南军队总后勤部主要负责人竟说,顾问团积极主张解放西北,是因为对中国有利,可以剿灭那里的国民党残匪,不再骚扰云南边境,真是奇谈怪论。毛泽东说:他们想走直路,可是这条路恐怕走不通。目前就解放红河三角洲,条件还不成熟。还是要走一条迂回曲折的路,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是中国几十年的革命经历所证明了的。我看越南革命也没有直路可走。你回去后,还要对人民军的高级干部多做些解释说服工作。毛泽东接着还详细谈了今后应向中南部作战的计划。这实际上就是以后奠边府战役的蓝图。彭德怀还要求韦国清将总参谋部截获的纳瓦尔军事计划的法文文本带回去给越南的同志看看。

  1027,胡志明接见了韦国清。胡志明很高兴地对韦国清说:感谢你从北京给我们带来的两件很好的礼物。一是毛主席对今后作战的建议,对我们帮助很大。我和政治局的同志都认为中共中央的意见是正确的。实行这些方针和措施,一定能够粉碎纳瓦尔计划。我已经发电报给毛泽东同志,表明我们的态度,坚决照办。再是纳瓦尔军事计划法文本,这对我们也很有帮助,使我们在全局上更了解敌人。武元甲同志看过纳瓦尔计划后,受到不小的震动,表示他思想搞通了,完全拥护先解放西北、上寮并逐步向南推进的战略方针。接着,韦国清、梅嘉生、茹夫一等中国军事顾问会同武元甲等越方将领,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韦国清与武元甲议定,调整作战计划,整个西北战役作战分两步走。先打莱州,再战奠边府。在进攻奠边府时,需要增调步兵和重炮兵、高射炮兵以及工兵。

  为了实现冬季作战计划,越南军队总军委于111924日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这也是越南抗法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会议。126,在胡志明主持下,越共(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罗贵波、韦国清列席了会议,对越军总军委的作战方案进行了审议,决定发动奠边府战役,并决定成立了以武元甲为书记和总指挥的奠边府前线党委和指挥部,成立以政府副总理范文同为主席的中央前线供给委员会,以保障战役后勤。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也答应提供进攻奠边府所需要的物资供应。根据韦国清、梅嘉生的要求,在广西边境,为越军运送弹药的卡车日夜不绝。在云南南部,由中国援助的大批粮食集中起来,运往与莱州、奠边府最近的金平县境内囤积。的确,在越南抗法战争中,中国是惟一向越南无偿大量提供援助的国家,从枪炮子弹到瓷杯毛巾是倾其所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援助越南人民军枪支15.5万余枝(挺),枪弹5785万发,炮3692门,炮弹108万多发,手榴弹84万多发,汽车1231辆,军服140多万套,粮食及副食品1.5万吨,油料2.6万吨,以及大量的医药和其他军用物资。

  从195312月起,越南人民军集中4个主力步兵师共4万多人,长途奔袭,将法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包围在奠边府。随后,越军惟一的工兵炮兵师也赶到前线,重要的是,他们历尽艰辛,将中国援助的重型榴弹炮拉到奠边府战场。武元甲亲临前线指挥部,以范文同为主席的中央前线供给委员会负责战役后勤保障。中国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副团长梅嘉生和越军作战局中国顾问茹夫一在奠边府前线协助指挥。中国军事顾问于步血、董仁、徐成功分别担任越军主力师308312316师顾问,协助师长指挥。中国顾问马达卫(后为原野)是越军炮兵顾问。在广西境内未完成集训的越军高射炮营也赶往奠边府,中国高炮顾问甚至配属到了连一级单位。只要是韦国清提出的要求,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始终是全力支持。

  越军于1954313发起进攻。法军采用添油战术,不断向奠边府战场空投伞兵补充战场损失。57,奠边府法军司令卡斯特里率部投降。奠边府战役共歼灭法军1.6万人,击落击毁飞机62架,使法军在印度支那的精锐兵力几乎全部丧尽,从根本上动摇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正在举行的日内瓦会议,使会议最终达成了实现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722,越法双方下令停火,法军被迫撤出了越南、老挝、高棉,越南北方获得完全解放。历时8年多的越南抗法战争胜利结束,印度支那和平得到恢复。我们今天再回顾奠边府战役时,不能不提到毛泽东对此役的深谋远虑和中国政府的无私援助。

  19548月,印度支那停战协定签订后,中共中央正式建立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驻越南民主共和国大使馆。91,首任大使罗贵波向胡志明递交了国书。毛泽东考虑将中国的顾问团撤出越南。中共中央向越共中央提出逐步撤销中国军事和政治顾问团的建议。越共中央表示同意。根据越方的建议,195512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和外交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撤销我国驻越军事顾问团和改派军事专家的决定》,在撤回军事顾问后,改派军事专家。中国赴越南顾问团的使命,到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