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度的中国艺术节,是我国高水平、综合性的文化艺术盛会,是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艺术节。中国艺术节自1987年创建至今,经过23年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已成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好形式,成为优秀文艺作品争奇斗艳的重要园地和艺术家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对促进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促进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保持社会稳定,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中国盛典翻开文艺佳作的灿烂篇章
正在花城广州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在欢快热烈的开幕式晚会上,用“岭南听涛”、“艺海拾贝”、“直挂云帆”三个篇章生动展现了历史文明、当代繁荣和光辉未来,拉开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的辉煌大幕。这台气势恢弘的开幕式晚会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盛典》,其实,将“中国盛典”用来比喻历届中国艺术节的喜人盛况,最为恰当。
1987年,改革开放进入了令人欣喜、更催人振奋的第十个年头。我国在各个领域的改革发展和辉煌成就,以及文化艺术事业的长足进步,呼唤着一个国家艺术盛会和人民艺术节日的诞生。那一年的金色秋天,以“丰富多彩,健康快乐,团结进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艺术节在首都北京拉开了大幕,同时,也标志着一个展示优秀文艺作品灿烂篇章和艺术家创造才华的国家盛典奏响了序曲。
这个新生的国家艺术节,一问世就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中国艺术节题写了节名,江泽民同志出席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并为第三届、第四届中国艺术节题词,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曾为中国艺术节题词或出席艺术节活动,有力推动了艺术节的发展。
回望中国艺术节走过的23年辉煌历程,犹如翻阅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史册和聆听艺术舞台上弦歌不断、随风起舞、好戏连台的华美乐章。从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初创时的勃勃生机、生动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气势、风采和魅力,到正在举行的、包括百余台各类文艺演出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中国艺术节已成为优秀文艺作品争奇斗艳的重要园地。
多年来,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不仅成为展示优秀文艺作品的舞台,也成为激励和推动更多优秀作品问世的助推器。2003年,文化部将“文华奖”和“中国艺术节奖”合二为一,原有的艺术节评奖取消,而原来两年一届的“文华奖”评选改为三年一届,与中国艺术节同步在艺术节举行期间评奖。这一激励机制对我国舞台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演出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正在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共有从全国精选出的65台专业剧目参加“文华奖”评奖演出,在激励优秀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让广大民众从精彩纷呈的舞台艺术演出中,生动体会到“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欢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