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少数民族发展史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发布时间: 2011-06-27    作者:贾庆林    来源:《求是》 2011-06-27
  字体:(     ) 关闭窗口

   民族问题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2009年9月,胡锦涛同志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必须坚持一切从我国民族问题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要按照中央要求,始终坚持好、发展好这条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不断巩固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

  一个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是该国特定的经济条件、社会状况、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的正确选择,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伟大成果。

  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历代中央政权大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创建了新疆伯克制、西藏噶伦制、蒙古盟旗制等带有民族自治色彩的管理模式。但这些政策都带有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问题。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贯穿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和进步力量为此作出不懈努力,但也没能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特别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极力抹杀各民族之间的差别和利益要求,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新探索。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国家学说,结合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我们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明确提出了倡导民族平等、联合的原则,并逐步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有少数民族参与的革命政权,到长征途中红军建立甘孜博巴政府、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再到抗日战争时期在一些革命根据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们党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1947年5月,针对当时一些人提出的内蒙古“独立自治”的错误倾向和分裂活动,我们党明确提出并建立了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期间,对新中国是实行联邦制还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重大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态度,广泛听取意见。根据我国历史情况、少数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特点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成功实践,我们党采纳了“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并征得各界人士同意,载入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慎重稳步推进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彻底废除了阶级压迫与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全国范围进行民族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并相继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历史性转变,及时将民族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加大民族政策落实力度,特别是强调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高瞻远瞩地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制定并实施我国第一部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把握冷战结束后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民族问题的发展变化,提出“民族宗教无小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等重要思想,特别是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等重大决策,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明确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制定一系列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和规划。特别是今年以来,先后召开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就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重大举措,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实。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追求平等、谋求发展的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正是始终坚持这条道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大变化。

    1. 论我国民族问题的“变”与“不变”
    2.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理论内涵和实践特点
    3. 民族工作“慎重稳进”方针的确立与发展
    4.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行动指南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