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社会各界代表性人物研究
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傅作义
发布时间: 2010-04-19    作者:金本浒    来源:《光华时报》 2010-04-19
  字体:(     ) 关闭窗口

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冒雨视察淮河工程时与民工谈话

傅作义(右二)与周总理在一起

  被毛泽东主席赞为“北平问题的和平解决,贵将军与有劳绩”的傅作义,不仅是一位中外闻名的抗日爱国名将和对酷爱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爱国人士,而且又是一个十分酷爱水利事业的人。

  早在傅作义主绥远初期,他率部进驻河套西段(后套),发动官兵开展大规模屯田运动,并在那里大力兴修水利。当时,10万部队就是10万水利大军。1941年,他派出所部第17师的全体官兵约3000人,帮助地方兴修水利,直接引用杨家河水浇地,使3万多亩耕地及时得到灌溉。人们认为,只有傅作义统率的军队才能做得出来。后来,人们将这渠命名为“机缘渠”,以示对傅作义的颂仰。1943年春,傅作义决定以军队为主,以民工为辅,开挖复兴渠,以改善五原、晏江两县的引水设施,扩大水浇地面积,增加粮食生产。在修渠过程中,傅作义亲临工地视察,在施工中,团级军官带队,各师师长在工地现场指挥。尽管当时条件困难,生活艰苦,但广大官兵风餐露宿,夜以继日战斗在工地上,终于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挖渠任务。

  从1941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傅作义带领部队在后套所挖的渠道宽15米以上的干渠达1700多里,宽3米以上的支渠,超过1万里,可谓渠道纵横,渠水遍地。水浇地在1千万亩以上。利用河渠养殖的鲤鱼,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鸿雁、鹭鸶等水鸟昼夜成群,盘旋栖息不去。后套被人们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由于河套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管理得当,农牧皆宜,部队和老百姓的农副业生产不断获得大丰收。因此,屯田运动的开展和水利建设,促进了绥西生产的发展,繁荣了经济,也体现了傅作义治军治水并重的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从出任第一任水利部长起,到逝世前一年恳辞批准,一直工作了23年。他踏遍了全国的山山水水,从天山脚下到莎经之滨,从松辽平原到珠江三角洲的水利电力工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发生严重水灾时,傅作义亲赴抗洪抢险第一线,对新中国的水利电力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毛泽东曾嘉奖他说:“对水利这一行,他是钻进去了。”

  黄河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但它又是一条被称为“中国的忧患”的河。它从中上游的黄土高源,每年挟带十几亿吨泥沙下来,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

  傅作义在毛泽东的“要把黄河的事办好”的号召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前往黄河中下游查勘,研究治理措施。1950年6月下旬,傅作义同有关工程人员及苏联专家查勘黄河中游。他们先到开封,对黄河防汛作了了解,随后视察开封至花园口200多里河堤,勘查了黄河北岩引黄工程,然后转赴潼关,沿河看了黄河的设想水库坝址,并着重研究了三门峡水库问题。他到陕县时,气温高达40度,屋子里家具都烫手,坐着不动也是一身汗,年近花甲的傅作义仍然不愿多休息一会,坚持按计划视察。晚上露宿在三门峡附近的沙滩上,整个查勘工作历时18天。

  1957年4月13日,傅作义部长在参加了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开工典礼后,不顾身体不适,又急忙赶到晋南地区考察,因为劳累,心脏病突发。周恩来总理闻讯后,立即从北京派心脏病专家坐飞机赶往太原参加抢救。病情稍有好转,他又要求继续考察,被山西省委和护理人员劝阻,他只好派随行人员去。

  淮河处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之间,长期以来,一直宣泄不畅。1950年8月25日,水利部以毛泽东主席根治淮河的指示,召开了治淮会议。经过反复研究和探讨,确定了根治淮河的“蓄泄兼筹,上中下游统兼顾”的基本方针。为加紧治淮工程进行,1951年3月17日,傅作义亲赴淮河上中下游视察。他们看了上游三个水库工程,三个洼地蓄洪工程,以及洪河、汝河整理工程。然后又视察了中下游的沿河坝防,蒙河洼地,润河集分水闸工程,东淝河、西淝河疏浚工程及涵闸工程,五玉河县的河道工程,洪泽湖的进出口,里运河堤防的培修和涵闸工程。还沿途慰问了广大民工和各地治淮干部,并举行座谈会,听取治淮工程意见。结束对淮河视察后,傅作义又转往上海浙江视察海塘工程,整个外出历时49天。

  长江流经湖北枝城至湖南岳阳城陵矶这一段,被称为荆江,全长182公里,这里经常洪水泛滥成灾。为了西湖人民的利益和武汉市及京广铁路防洪安全,中央政府决定修筑荆江分洪工程。傅作义部长对中央的决定,一贯是百信努力,雷厉风行。1952年5月,他代表毛主席到分洪地工慰问,在前往太平口进洪闸慰问时,碰上倾贫大雨,道路泥泞难行。傅部长仍冒雨前往工作。整个荆江分洪工程工地30万军民在短短两个月时间,抢在雨季洪水到来之前全部完成任务。

  官厅水库是根治海河第一个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工程,按照“防止水患,兴修水利,以达到大量发展生产的目的”基本方针所确定下来的综合性水库工程项目,傅作义亲自参与制定并付诸实现。

  1951年,东北地区发生持大水灾,傅作义率“中央东北灾区慰问团”前往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水灾地区进行慰问。

  1954年7月,59岁的傅作义部长同水利部有关人员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一起,到石河子、阿克苏、伊宁地区视察了几十处水利工程。视察中,有时要在大戈壁滩和天山南北坐汽车日行500多公里。

  1963年,河北平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洪水。当时,傅作义生病刚出院,他从简报上看到这个报道,在家里一天也坐不住,天天打电话给防汛指挥部,了解抗洪救灾情况。后来,他又要求亲临抗洪第一线。

  三年困难时期,陶铸遵照中央领导指示,邀请傅作义部长及全家到广州休养。傅表示,如果只是为了休养,他不想去,让他去那里做些工作,看看水利,他可以去。到广州后,他先后视察了花县,新丰江水电站和新会、佛山、高要、中山等县市若干水库工程、排灌站、小水电站和其他农田水利工程。他每到一个水库,照例是先服了硝酸甘油药片,然后自行登上坝顶……

  

    1. 我与父亲傅作义——有关北平和平解放的往事
    2. 陈毅礼贤下士搞统战:给傅作义让房 为荣毅仁拉票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