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毛泽东与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发布时间: 2010-09-15    作者:沙健孙    来源:国史网 2010-09-15
  字体:(     ) 关闭窗口
    1.关于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全面展开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大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了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制定了适应新的情况、具有创新意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方针。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局。
  为了混淆视听,有人刻意制造了关于中共八大的一个离奇的谎言,说什出“刘少奇的政治报告事先没有送交毛过目”,八大路线“从未得到毛的支持”,“‘八大'是毛与刘、邓两人关系的转折点”;毛泽东以后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都是为了反对八大路线。按照这种说法,毛泽东就不仅不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而且一开始就是站在这个探索的对立面的了。
  这种说法是对历史的公然的伪造。参与八大报告起草工作的邓力群的访谈录《百年回眸刘少奇》,林克等所著《历史的真实》和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的有关记载,已经彻底戳穿了这种谎言。
  历史的真实情况是,中共八大文献的起草,始终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集体进行的。作为八大纲领性文献的政治报告稿,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反复修改,并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讨论,是中共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先说起草八大政治报告的指导思想。据邓力群回忆说:少奇同志开始准备八大的报告,首先是要陈伯达起草。陈伯达的报告稿出来以后,他就找胡乔木看。胡乔木看了以后,说这个报告作为一个学术报告是很好的,但作为党的政治报告不行。少奇同志说,那好,你去改。修改了两次,也没改好。这期间,毛主席在少数人的范围里讲了关于十大关系的观点。毛主席讲完后当晚大约10点多钟,少奇同志赶紧把我们这些人找去,说,唉呀,这个政治报告改来改去,乔木也搞不透,现在毛主席讲了十大关系,问题解决了,就以十大关系为我们这个报告的纲。八大报告,以后就是按照这个精神,由胡乔木改的。可以说,八大报告是少奇和毛主席两个人密切合作形成的。关于这个问题,刘少奇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也亲自讲过。他说:“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就是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处理十大关系的方针政策提出的。”
  再看八大政治报告的修改情况。根据档案材料的记载:从1956年7月6日到9月8日,毛泽东主持政治局会议及其他会议讨论八大政治报告前后达19次。
  在现存的八大政治报告修改稿中,经过毛泽东修改过的就有21份。在修改过程中,毛泽东与刘少奇、周恩来等反复交换过多次意见。毛泽东发出的信函有24件,其大部分是写给刘少奇的。临定稿时,毛泽东在9月11日又致信刘少奇,说:“你和周总理的修改,都看了,都同意。我也改了一些,请看是否可以。如你同意这些修改,请令人将三个本子上的修改处抄在一个本子上,并立即打清样,付翻译。”9月13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七中全会上讲到,报告起草的过程,是民主讨论、民主决策的过程。他说:“第一次推翻你的,第二次推翻他的,推翻过来,推翻过去,这也说明我们是有民主的。不管什么人写的文件,你的道理对就写你的,完全是讲道理的,不讲什么人,对事不对人。”情况的确就是这样。
  由此可见,所谓“刘少奇的政治报告事先没有送交毛过目”、八大路线“从未得到毛的支持”等等,毫无事实根据,完全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另外,有的同志说,毛泽东在八大开过不久即对八大路线表示不满和反对了。实际的情况是,毛泽东当时根本没有对八大路线表示不满和反对,只是在八大闭幕后不久,对八大决议中的一句话的提法是否妥当曾经表示过怀疑。这个提法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临时加进决议草案的提法,是由陈伯达和康生商量后,在大会闭幕式开始前一小时,由陈伯达、胡乔木一起去请示毛泽东的。陈伯达搬出列宁的《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这篇文章的一句话作为依据,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问题。毛泽东当时同意了。但在事后,他感到这个提法可能有问题。他说,列宁讲的是亚洲与欧洲比较,你们讲的是自己与自己比。尽管如此,后来他还是说过:“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虽然这句话说的不够完善,但是得到了好处,并未发生毛病。”意思是,强调这个矛盾,无非是要求多搞一点生产力就是了,这并没有造成什么消极后果,所以他也并没有要求对这个提法正式作出修改。
  应当说,这个提法确实是不够完善的。因为按照这个提法,有可能使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似乎我国的社会制度并不是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似乎我国在社会制度方面已经没有任何需要改进的地方,只要发展生产力就行了,而在事实上,本质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也并非一产生就是就尽善尽美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制度仍然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正因为如此,不仅在毛泽东提出疑问的当时,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都没有再使用这个提法。
  由此可见,把毛泽东对八大决议中一个确实不够完善的提法提出疑问,说成是他根本上反对八大路线,这纯属误解,与历史的真实并不符合。
  由于毛泽东与中共八大路线这个问题关系重大,笔者认为,讲清楚有关的历史真相,是很有必要的。
    1. 毛泽东领导军队正风反腐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2. 毛泽东与“向西藏多路向心进兵”
    3.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历史溯源
    4. 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
    5. 毛泽东与大比武运动的中止
    6. 毛泽东对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贡献
    7. 薛庆超: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是关键
    8. 毛泽东的胜战之道
    9. 毛泽东三次点将“海空雄鹰团”
    10. 从工业化到现代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演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