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江泽民研究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节选)
发布时间: 2010-11-01    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来源:新华网 2010-11-01
  字体:(     ) 关闭窗口

 

  建立威信 

   江泽民渐渐适应了,越来越挥洒自如了。由于地位、礼仪和经常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需要,江已经感到没有个人生活可言了。他向老朋友沈永言抱怨他所受到的种种约束。

   “他不能决定自己的衣着,”沈注意到,“他经常不知道该穿什么。”有一次沈访问中南海时,一名助手打断了他们正要结束的晚餐,告诉江他需要更换服装参加下一场活动。“我问道是否可以让我跟他去看看他怎么着装,”沈笑着回忆说,“当我们走进江的卧室时,他的衣服已经摆好了。由于他要会见工人代表,他只能顺从地脱下他的西式运动茄克,换上扣子系得很高的毛装。但是他的助手,就像学校老师对7岁小学生说话一样,温和但简略地说,‘不,您必须把衬衣也换掉。’就连他的鞋子,也为他选好了。”

   “我不到一年就不再担心了,”汪道涵说,“我感到惊讶的是我这么快就有了信心,相信江泽民能够达成他的目的并坐稳他的位置。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当然,邓小平还健在,他答应过他将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1992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举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

  到党的十四大结束时,江泽民已经建立起他的威信。江不仅赢得了一系列的政治挑战,他还在职权(政治、经济、媒体、军事)的所有方面发展了力量,提高了信心。后来在2003年,即他从书记的职位上退下来的后一年,回顾历史时,江把1992年的这段经历称为他个人的转折点。  

  坚强的“第一夫人” 

   19956月,江泽民偕夫人王冶坪前往吉林省视察工作。在长春,他们参观了第一汽车制造厂,见到了老朋友沈永言。而沈也看到,对于江的家庭来说,高层的生活并不轻松。王冶坪向沈坦言道,他们的家根本不像个家。丈夫总是要开会或者参加各种活动,常常很晚才回来。她的母亲和他们住在一起,而老人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

   在公开场合露面始终让她作难,稍微动弹一下她就浑身痛。沈私下里对江说:“你和妻子一起出国访问的时候,你好像总是抓着她的胳膊拽着她走。在电视上,这样看起来有点别扭……”

   江无奈地回答说:“我怎么办?要是我不扶着她,她就走不动。”

   1994年王冶坪(随同江泽民)出访法国时,在一次国宴上,她自始自终都忍受着剧痛。她对沈永言说,她以后要尽量避免出国,而且再也不想参加宴会了,除非礼节上要求她非出席不可。但她仍然甘愿担负起必需的责任。沈感慨地说:“她变得那么坚强,真是不容易。” 

   破除“所有制神话” 

   1997年初春,改革已成为十五大的主题,争论集中在“所有制”和党是否应该支持将国有企业改组成股份制公司的问题——允许机构和个人,而不仅仅是国家,拥有生产资料。

   在中央党校毕业班上发表的一篇具有突破性的讲话中,江公开了他即将在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提出的思想。这篇长达1.2万字的讲话深受重视,几乎所有的中国高级领导人全部到场。它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人们期望甚高的讲话中,江泽民提出了将一部分国有企业转换成股份制公司的构想。江解释道,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通过不同的“所有者”来保持社会主义本质,诸如合作社、集体、劳动者组织、地方和地区政府、其他数量相对较少的私营企业、个人及外国资本。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冷溶说:“江主席使全党摆脱了思想桎梏,接受了不同的所有制。但他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  

   创建理论

   20002月底,在考察广东省的过程中,在高州这个小城,江泽民发表讲话,力图纠正普通农民经常抱怨的一些问题。江向他们保证,党将会支持他们。他对600名村镇干部说,“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这三个短语——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第一次对它的表述,它还没有名字,也没有成为报纸头条,似乎只是在不经意间说出。然而,这并非事出偶然:江的言语简单,但它很快就主导了所有的政治性评论。

   3月初,《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高度概括的评论员文章,这标志着江泽民提出的旨在实现党的现代化改革的思想,即“三个代表”的思想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浮出水面。

   江很清楚,要领导中国全球化的知识型经济,他必须对党的思想进行现代化改革,而“三个代表”正是这样一种机制。

   从国家经济情况说,江对自己离任时留下财富当可自豪。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正陷入停滞或衰退时,中国却发展势头强劲。中国经济在2002年的增长率为8%,2003年则高达9.1%。中国公民的态度也让他感到满意。当世界充满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和混乱因素时,中国似乎成了秩序良好的避风港。 

   退休以后 

   退下来以后,江泽民拥有两套住宅,一是中南海内朴素的庭院,还有就是上海的住所。与往常一样,江每天游泳600米来锻炼身体,他说他可能准备游更多长的距离。

   (内容摘自《江泽民传》,标题为编者所加。来源:新华网  

    1. 解密:李先念与江泽民的9次通信
    2. 江泽民在纪念聂荣臻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3. 江泽民与我国经济特区的初创
    4. 江泽民论与时俱进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6. 中国的第二次大裁军
    7. 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上的讲话
    8. 江泽民在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9. 江泽民在纪念张闻天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0. 江泽民在纪念陈毅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