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区域经济史
特色优势产业:擎起西部发展大旗
发布时间: 2010-02-21    作者:郭丽君 李金桀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2-21
  字体:(     ) 关闭窗口

  上图为呼和浩特的蒙牛工业园内,工人正在包装刚下线的酸酸乳。作为工业旅游项目,位于呼和浩特和林格尔的蒙牛工业园吸引了各地游客。在这里,游客可以免费参观现代化生产线,了解牛奶的知识和蒙牛的企业文化。王云峰摄/CFP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10年,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西部各省区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初显

  在西部大开发中,如果说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两大世纪工程构造了中国能源建设新格局,那么蒙牛、伊利等一批西部乳品企业的崛起,则成功打造了“西奶东送”这一中国乳业的“世纪工程”。如今,在有“中国乳都”之称的呼和浩特火车站,装有蒙牛乳品的专列定时会从这里发车,开往全国各地。目前,内蒙古每年出产的牛奶已占全国奶产量的一半以上。

  走进蒙牛总部所在地和林格尔,这座十年前还是受风沙威胁的国家贫困县,如今已经草木苍翠,犹如塞上江南,成为西部百强县。10年来,蒙牛以年均增长10.4%的速度科学发展,成为中国乳业第一,并跻身世界乳业二十强。

  在西部地区,像内蒙古这样立足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共识。西部地区依托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了一些在全国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特色农产品及加工业。新疆优质棉基地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2、9%和32.8%;内蒙古的牛奶、羊肉、山羊绒产量连续5年居全国之首;广西、云南蔗糖总产量占全国的90%……

  ——优势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了一批天然气、煤炭、钾盐、磷矿、有色金属等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地。广西氧化铝生产基地生产规模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甘肃金昌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

  ——装备制造业。形成了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德阳重大电力设备及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西安、重庆、包头、柳州、天水重型工程机械装备和大型铸锻件加工生产基地,培育和壮大了东方电气、特变电工、柳工机械等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高技术产业。依托军工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较为集中的有利条件,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西安阎良航空航天产业基地,重庆、昆明、南宁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金昌、宝鸡等新材料基地。

  ——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已经成为西部地区越来越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古丝绸之路、香格里拉、长江三峡、西北大漠、青藏高原等特色旅游区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 

    1. 促进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2. 继往开来的西部大开发——中国经济发展的旷世之举
    3. 王丹莉: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趋势分析
    4. 在新起点上把西部大开发推向新高度
    5. 推动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实现新跨越
    6. 新阶段西部大开发的路径
    7. 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
    9.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李克强宁夏考察
    10.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