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区域经济史
西部大开发十年奋斗路程
发布时间: 2010-01-04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10-01-04
  字体:(     ) 关闭窗口

   海关减免税收工作成绩显著

  ■进出口贸易年增超20%

  ■新增对外开放口岸7个

  ■设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

  西部大开发10年来,作为国家对外开放门户,海关迅速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海关总署先后与重庆、四川、新疆等西部省区市政府签署了进一步提高当地对外开放水平的合作备忘录,在推动西部口岸开放、促进外贸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和产业、维持良好贸易秩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统计显示,从2000年到2008年,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总值年均增速超过2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倍增长,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6.9%,比1999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

   西部一大批标志性工程浓缩西部大开发十年奋斗路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需大量进口设备。据统计,自2001年1月至2009年10月,西部地区海关总计为西部地区企业内、外资鼓励项目办理减免税货物审批总值约253亿美元,减免进口税收约467亿元,有力支持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工程等大型、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10年来,海关报请国务院批准在西部地区新增对外开放口岸7个,增设海关机构10个。海关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报请国务院批准在西部边境地区设立了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截至目前,在西部地区共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1个,保税物流中心3个。

  从环渤海地区到泛珠三角,许多沿海海关已与西部海关实现了区域通关合作,使西部货物顺利“通江达海”。海关陆续启动海铁联运、陆海联运、“卡车航班”等监管模式,打通内陆与沿海的物流通道。如今,从天津、上海、青岛等沿海口岸进出货物的西部企业不必奔赴异地办理通关手续,在本地即可实现快速通关,享受到港口就在家门口的便利。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一条钢铁巨龙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沿长江源、错那湖、羌塘草原,直至“日光城”拉萨,打开了雪域高原走向繁荣发展的“幸福天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青藏铁路共运送旅客近千万人次,运送货物超过6000万吨。

  像青藏铁路一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上百个重点工程陆续开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退耕还林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陆续建成,成为我国西部广袤土地上的新地标,标注着西部大开发10年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交通新地标:拉近西部与世界的距离

10月24日,一列进藏货列在连绵的雪山下行驶。新华社记者 侯德强 摄

  2001年,青海省同仁县曲库乡贾加村藏族牧民羊吉布才让用了3天3夜坐汽车去拉萨朝佛。青藏铁路通车后,只要一天一夜就能到拉萨。“青藏天路,扎西德勒!”羊吉布才让说。

  2006年7月1日,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75%的进出藏物资由这条铁路承担,当地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优势产业获得发展,沿线农牧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开始改变,思想观念更是发生了深刻变化。

  西部,是中国发展的又一个增长极。10年前,我国决定在68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5亿多人口的广袤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开了建设新西部的宏伟篇章。10年来,一条条铁路、一条条公路、一座座机场在西部开工建设,一条条交通大动脉为西部与内陆经贸往来搭建起便捷的通途。

  ——临策铁路、兰新铁路乌精二线、精伊霍铁路通车运营,兰渝铁路、成都至兰州铁路、重庆至贵阳铁路开工建设。西部地区累计新建铁路超过8000公里,截至2008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近3万公里。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1.6万公里全线贯通,西部8条省际干线共1.8万公里即将全面建成。2000年至2008年,西部新增公路通车里程88.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927公里。

  ——到2008年底,西部民用运输机场达79个,占全国机场总数的49.4%。

  一个个西部交通新地标的建设,连通的不仅是“天堑”,更是西部人民奔富裕的康庄大道。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说,交通便利带来的投资环境改善,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活力的释放。西部地区经济10年来年均增长率超过11%,高于西部大开发前10年的平均增长率,也高于东部地区经济增速。

  能源动脉新地标:构造中国能源新格局

10月11日,在江西瑞昌,施工人员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长江盾构隧道中检查线路。新华社发(燕平 摄)

  截至2009年12月10日,主供气源塔里木油田已累计向西气东输工程供气逾600亿立方米,来自西北的清洁能源为长江三角洲及沿线经济发展注入澎湃持久的动力。

  西起新疆轮南、东至上海,全长约4000公里的西气东输工程于2004年12月实现全线供气以来,已成为带动我国东西部及沿线经济发展、优化能源结构的纽带,3000余家工业企业和近3亿人口从中受益。每年,经该管道运输的天然气近170亿立方米,可替代22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有害物质104万吨。

  在此基础上,一条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香港、东达上海,全长8704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正在兴建。这条连接14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点工程在2011年建成后,年输气能力可达300亿立方米。

  西部大开发10年来,一条条能源大动脉投入使用,在拉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我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的经济起飞奠定了丰富的能源资源基础。

  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蕴藏着全国69%的煤炭和77%的水能资源。而东部沿海城市能源匮乏,工厂企业不时遭遇拉闸限电。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着眼于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开发与东部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西电东送”规划适时推进,从西南地区通向广东,从三峡通向华东、广东,从西北地区通向华北和山东,架起了东西互赢的电力桥梁。

  “我国从西向东输送能源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并将随着特高压电网以及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一步发展。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西部大开发10年来,作为国家对外开放门户,海关迅速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海关总署先后与重庆、四川、新疆等西部省区市政府签署了进一步提高当地对外开放水平的合作备忘录,在推动西部口岸开放、促进外贸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和产业、维持良好贸易秩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统计显示,从2000年到2008年,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总值年均增速超过2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同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倍增长,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6.9%,比1999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需大量进口设备。据统计,自2001年1月至2009年10月,西部地区海关总计为西部地区企业内、外资鼓励项目办理减免税货物审批总值约253亿美元,减免进口税收约467亿元,有力支持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工程等大型、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10年来,海关报请国务院批准在西部地区新增对外开放口岸7个,增设海关机构10个。海关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报请国务院批准在西部边境地区设立了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截至目前,在西部地区共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1个,保税物流中心3个。

  从环渤海地区到泛珠三角,许多沿海海关已与西部海关实现了区域通关合作,使西部货物顺利“通江达海”。海关陆续启动海铁联运、陆海联运、“卡车航班”等监管模式,打通内陆与沿海的物流通道。如今,从天津、上海、青岛等沿海口岸进出货物的西部企业不必奔赴异地办理通关手续,在本地即可实现快速通关,享受到港口就在家门口的便利。

  (本文摘编自中国政府网和人民日报)

    1. 继往开来的西部大开发——中国经济发展的旷世之举
    2. 王丹莉:新中国西部开发战略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趋势分析
    3. 在新起点上把西部大开发推向新高度
    4. 推动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实现新跨越
    5. 新阶段西部大开发的路径
    6. 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
    8.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李克强宁夏考察
    9.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
    10. 十年开发让西藏天蓝地绿水更清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