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经济思想史
“入世”20年中国经济安全观的演进逻辑
发布时间: 2022-04-18    作者:孙伊然 何曜 黎兵    来源:世界经济研究 2021-12-15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中国经济安全观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适应期、调整期、确立期三个阶段。在2001—2010年的适应期,中国立意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其保障安全的方式更多在于改变自身,而较少涉及对外部世界的触动或要求。在2010—2020年的调整期,中国着眼于对外依存度与脆弱性过高等问题,更多表现出影响外部世界的意愿与信心,旨在解决本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地位与实力不相匹配的问题,在应对方式上表现出注重战略性、注重周边与发展中国家、注重区域合作的特征,更为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在深化改革、调整自身的同时,有意识地推动国际规则架构的更新和改进,促成更具包容性的国际发展环境。2020年之后,中国特色的大国经济安全观基本形成,经过此前的适应、调整阶段,中国确立了未来相当一段时期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总体思路,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为标志,新时期中国的经济安全观彰显出强烈的大国意识、应变意识、系统意识,应对化解外部风险的方式,更为鲜明地呈现出以立足国内为力量源泉、积极主动的特征。

  全文见附件

  1. “入世”20年中国经济安全观的演进逻辑_孙伊然.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