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经济思想史
着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发布时间: 2010-09-02    作者:辜胜阻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9-02
  字体:(     ) 关闭窗口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竞争战略制高点的重要环节,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引擎。目前,国务院已批准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和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充分发挥“举国体制”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强有力的纵向领导体制和各部门高效联动的横向协调机制,引导和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与集成,形成推动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

  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使示范区成为国际领先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的引领辐射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基地,而且应当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榜样。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积极培育创新示范企业,支持大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其次,壮大技术创新源头。将示范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力量进行集成,充分发挥其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再次,积极探索合作创新模式。通过政府引导投入,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国际化、高水平的新型研究机构。

  构建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两轮”驱动,引导和支持金融资本与产业技术有效对接。适应实践要求,把加强金融制度创新、建立适合我国创新企业生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作为支持示范区创新融资、规避创新风险的一项基本制度安排。努力做强主板市场,壮大中小企业板市场,不断完善创业板市场;积极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健全债券融资市场,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自主创新基金;完善以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银行体系。

  加快实施“以用为本”的人才战略,引导和支持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端领军人才向示范区集聚,实现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有效对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促进人才资源在示范区优化配置。鼓励和支持示范区建立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各类人才培训基地、人才储备中心等人才集聚平台。围绕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和创新带动,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向示范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集聚。

  积极探索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调动技术及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加快股权激励试点工作,逐步放宽实施门槛、扩大试点范围;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技术和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创新企业分配激励机制。推动示范区的企事业单位灵活采用其他符合自身特点的分配形式,如年薪制、人才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创业股、劳动积累股、收益分享制等。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对职务发明创造的支持、引导、协调和服务。

  建立健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益的创新投入体制,大幅度提高创新创业企业的比较效益。首先,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其杠杆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其次,健全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认定制度、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制度,以政府采购带动企业采购、引导社会采购,用采购换技术、引项目,让政府采购真正惠及自主创新企业。再次,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在示范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人员股权激励、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教育经费列支等税收政策试点。落实好现有鼓励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措施,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同时,结合示范区的特点,不断完善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体系。

  完善各类主体共生共赢的创新链和产业集群,把示范区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和先行区。产业空间集聚能够为创新提供良好环境,集群内企业间的有序竞争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动力。首先,在政策层面支持企业横向或纵向一体化整合,构建企业、政府、教育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孵化器五体共生共赢的创新体系,形成完善的创新链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其次,采取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等办法,提高公共部门服务效率,不断探索有利于示范区发展的公共服务模式,为产业集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再次,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努力办好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等各类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加强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包括人才市场、技术市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等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培育和规范法律、会计、咨询、评估等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

    1. 武汉城市圈的“两型”之路
    2. 营造郑洛新创新创业的良性生态
    3. 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4. 提质增效:中国经济换挡前行
    5. 这十年,产业化环境建设新第一
    6. 创新创业 梦想起航
    7. 镇江:巧写科技创新四篇文章
    8. 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
    9. 中国经济点燃三大新引擎
    10. 贵阳与中关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