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行业经济史
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发布时间: 2010-12-09    作者:国史网编辑    来源:国史网 2010-12-09
  字体:(     ) 关闭窗口

  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安排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唯一的水利工程项目。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和其拟定的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第一期重点工程的决议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深切关怀下,三门峡水利枢纽建设大军很快组成。19574月,三门峡水利工程正式开工。施工期间,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多次亲临工地视察指导。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工程建设者艰苦奋战,1960年秋水利枢纽拦洪蓄水,后经过两次改建,5×5+7.5×2万千瓦机组相继并网发电,实现了防洪、防凌、灌溉、发电、供水综合效益。三门峡水利枢纽建设,减轻了黄河的危害,造福了两岸人民,同时,也为在多泥沙河流上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创造了经验,为中国及世界水利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党中央的决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华夏儿女的母亲河,几千年来,人们在这里繁衍、耕耘、生息。但是,由于黄河含泥沙量大,下游河床逐年抬高,成为世界上闻名的“地上悬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几千年间,河堤屡屡决口,使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危害,所以历史上又把它称为“害河”。据史书记载,黄河下游在3000多年中发生泛滥、决口1500余次,重要改道26次,近代仅1855年至1911年的57年间,就有38次发生水灾,平均三年两决堤。1933年的洪水造成决口50余处,受灾面积1.1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364万,死亡1.8万人,损失财产以当时银洋计约2.3万元。黄河决口和改道,波及北至天津,南到江淮。在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可以寻到黄河水灾的痕迹,80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河道决溢造成耕地荒废,房屋倒塌,灾民流离失所。黄河水灾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治理黄河,是华夏子孙的夙愿。为了消除黄河水患,广大劳动人民曾进行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但是由于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的限制,都没有能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为害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中央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工作,指示黄河水利委员会要慎重选择第一座水库坝址。19503月至6月,黄委会组织查勘队对三门峡、八里胡同和小浪底三处坝址进行考察,认为三门峡的地质条件最好,是黄河中游的优良坝址。19507月,水利部长傅作义率队复勘潼关至孟津河段,认为可从三门峡、王家滩两处选择一处建水库。1951年,有不少人认为修建大水库从当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条件看有较大困难,主张在黄河支流上建土坝。三门峡建库方案历经了第一次起落。后来,黄委会提出“蓄水拦沙”的治黄方略,实现这一计划的关键是修建一座大水库,于是再次提出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19525月,黄委会、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和苏联专家查勘了三门峡坝址,苏联专家认为三门峡的地质条件优越,能够建高坝。但因三门峡水库淹地移民太多,不少人反对,三门峡建库方案再次搁浅。1952年冬,黄委会第三次提出修建三门峡水库。次年2月,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三门峡建库方案及整个黄河的治理方案,毛泽东主席听后很高兴,认为可以研究。其后,水利部作了明确指示:修建水库花钱不能超过5亿元,淹没不能超过5万人。由于这一限制,三门峡建库方案第三次被搁置起来。

  19544月,国务院决定成立黄河规划委员会,负责黄河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聘请苏联专家帮助制定黄河规划。同年2月至6月,由120人组成的黄河查勘团对整个黄河流域进行了考察。期间,苏联专家否定了邙山水库坝址,一致认为三门峡是最好的一个坝址,并提出了“用淹没换取库容”的观点。这些看法对最终确定三门峡建库方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0月,黄河规划委员会全面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编制工作,选定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为实施黄河规划的第一期重点工程。《报告》指出:“在选择第一期工程时,必须能够解决防洪、拦沙、灌溉、发电以及航运等综合利用任务。在黄河中游,只有三门峡是唯一能够达到这样要求的水利枢纽。”

  黄河三门峡,位于河南省陕县(今三门峡市湖滨区)和山西省平陆县境内的黄河干流上,距黄河入海口1027公里。河中有三岛,自右向左为鬼门岛、神门岛和人门岛,将河水劈为三股激流,传说为鬼门、神门、人门,故名“三门峡”。三门峡水势湍急,惊涛裂岸,向有“三门天险”之称。从位置上讲,它居于黄河中、下游之间,是下游的咽喉,防洪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流域面积68.8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91.5%,控制下游三个洪水来源区的两个,是来水量的89%。从坝址上讲,这里是坚硬的闪长玢岩,岩体横跨黄河长达700多米,厚度90130米;河谷狭窄,两岸山岩夹峙,地质条件优良。从水情沙情上看,三门峡河段最为复杂,是黄河主要矛盾所在,只要这一复杂河段的问题解决了,全河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195557,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黄河规划问题。会议由刘少奇主持,出席会议的有朱德、陈云、董必武、邓小平、杨尚昆、彭真、薄一波、谭震林等46人。会议听取了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的汇报,原则上通过《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决定将黄河综合规划问题提交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讨论。责成水利部起草关于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报告和决议草案。7月中旬,周恩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5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决定由邓子恢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报告。73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决定批准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决议确定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为根治和开发黄河第一期重点工程。要求国务院采取措施,迅速成立三门峡水库和水电站建筑工程机构,保证工程的及时开工。

  三门峡工程被正式批准后,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迅速开展。19559月,由地质部、电力工业部和黄委会抽出800名技术人员组成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总队。至19576月,绘制各种地质图和其他图纸2533份,共26301张,全面完成了三门峡坝址区的各项地质勘探任务。黄委会测量总队参加三门峡库区和坝址区地形测量工作的人员达1200多人。195512月,测量总队完成了黄河三门峡水库万分之一地形图,并得到苏联地形测量专家的高度称赞。

  1955126,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组建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承担三门峡水利枢纽施工任务。任命刘子厚(原湖北省省长)为工程局局长,王化云(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张铁铮(电力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副局长)、齐文川(中共河南省委委员)为副局长。由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分别提名汪胡桢、李鹗鼎为总工程师。19561月,三门峡工程局在北京成立,7月迁至三门峡办公。75,中共中央指示国家计委、经委、水利部、电力工业部、铁道部、邮电部、卫生部、公安部、高教部和河南、山东、湖北、福建省委及上海市委,迅速给三门峡工程局调配干部。1956年下半年,共抽调干部2968人,其中行政干部1745人,技术干部975人,还有一批大专毕业生。国务院从丰满、大伙房、官厅、陡河、狮子滩、梅山等水利水电工地抽调来精干的水电工人,从北京、上海、辽宁等省市调来优秀的技术工人,从豫、鲁、冀三省农业战线抽调6000多名青壮劳力支援三门峡工程建设,各种人员达到2万多。

  三门峡工程拦河大坝和水电站由苏联电站部水电设计院列宁格勒分院设计,其余项目由中国承担。初步设计将千年一遇洪水37000立方米每秒削减到下游安全设防的6000立方米每秒,灌溉农田6500万亩,发电总装机容量116万千瓦,下游通航500吨拖轮。大坝和水电站按正常高水位360米高程设计,1967年前正常高水位保持在350米高程,总库容647亿立方米,水库为“小颈口大肚子”形,主要库容在潼关以上的黄河与渭河汇流区。提出19572月工程开工,1961年枢纽拦洪,1962年工程建成。此后,我国有关方面的专家围绕三门峡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展开了多次大讨论,认为初步设计选择的正常高水位对关中地区影响甚大,陕西省提出可否将正常高水位降低。最后确定:拦河大坝按正常高水位360米高程设计,先按350米高程施工,1967年前最高适应水位不超过340米高程。死水位降低至325米(原为335米),泄水孔底槛高程降至300米(原为320米)。上下游灌溉面积为2980万亩,装机总容量为101.5万千瓦。工程于19574月开工。

工程建设历程

    1. 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
    2. 鲁北平原抗战:用生命为黄河“架桥”
    3. 思政课堂延伸到黄河内外
    4. 滚滚黄河识英雄
    5. 黄河需要完整的水沙调控体系
    6. 中国诗歌:空前兴旺还是空前低迷
    7. 我国将在黄河和珠江河口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8. 刘梦溪:中华文化是个大包容概念
    9. 擦亮历史这面镜子
    10.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获国务院批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