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宁夏,母亲河无限宠爱的地方
发布时间: 2010-09-20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9-20
  字体:(     ) 关闭窗口

“黄河”与“融合”两大特征吸引了众多游客。本报记者 庄电一摄

宁夏馆凸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本报记者 庄电一摄

  地处祖国西北内陆的宁夏,三面环沙:西有腾格里沙漠,北有乌兰布和沙漠,东有毛乌素沙漠,不可一世的风沙虎视眈眈,好像随时都想吞没宁夏。宁夏的中部、南部虽然较少受到风沙侵袭,但却降雨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如此说来,大自然似乎对这块土地过于吝啬了。然而,令无数宁夏人自豪、也令许多外地人惊奇的是:那里竟是鱼米之乡,是人人赞叹的塞上江南。一些人难以相信:在干旱少雨的大西北、在沙漠的环抱之中,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绿洲?

  这个奇迹,离不开母亲河—黄河。没有黄河,就没有宁夏。黄河流经沿线九省区,在宁夏境内只有397公里。到了宁夏,它就变得舒缓、宁静、温柔、多情。它不仅让黄河水自流灌溉、滋润干渴的宁夏大地,而且在两岸为宁夏洒下了一串串闪闪发光的珍珠。宁夏,真是母亲河最眷顾、最宠爱的地方!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这是唱宁夏的歌,也是唱给黄河的颂歌。早在1000多年前,唐代诗人韦蟾就在这里写下了“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文明汇宁夏”。黄河不仅造就了宁夏,也造就了宁夏文明:宁夏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宁夏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边塞文化、伊斯兰文化,在宁夏交汇、融合、弘扬,形成了宁夏特有的文化:兼容并蓄,和谐共处,共同进步,不自闭,不排外,不自满,让宁夏更具魅力、更有潜力。多种文化的融合,“融”出的是宁夏今天的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生活和美。

  2000多年来,黄河不仅慷慨地滋养这方土地,造就了宁夏的富庶和文明,而且把自己胸怀宽广、富于激情、勇于进取的秉性,赋予了这里的人民。宁夏人民的勤劳、豪爽、豁达、朴实、友善,也为许多人所称道。人们都说:“宁夏人好相处,宁夏人很真诚!”

  正因为黄河对宁夏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在宁夏人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上海世博会宁夏馆便把黄河作为展馆之魂,并提炼出“天赋宁夏,融和之城”的主题。

    1. 实施精准造林建设美丽宁夏
    2. 对接“一带一路”,打造开放宁夏升级版
    3. 当代宁夏社会的主要特征
    4. 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四个宁夏”建设
    5. 宁夏:开启“弯道超车”模式
    6. 奏响开放宁夏建设最强音
    7. 宁夏:精准扶贫奔小康
    8. 发挥政府在开放宁夏建设中的作用
    9. 在开放宁夏建设中展现新作为
    10. 以主动作为开创开放宁夏新境界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