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城乡建设史
钟瑛:城镇化发展的“五观”
发布时间: 2013-07-15    作者:钟瑛    来源:香港文汇报 2013-06-13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的城镇化既有顺应世界潮流,背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任,又有促进国内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任。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创新思维、拓展思路,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时,必须坚持农民持续增收为先导的原则,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树立新型城镇化发展观。

  坚持农民增收先导发展

  在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过程中,要把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为推进我国城镇化所涉及的所有关系的首要关系,在指导思想、战略层面和工作布局上,高度认识正确处理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真正把农民收入增长放在城镇化发展工作的首位。同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绝对不能以牺牲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要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作为城镇化发展的第一要务,通过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来带动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

  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

  统筹兼顾是典型的政府行为,统筹兼顾的城镇化发展观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政府行为规范。统筹兼顾的城镇化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统筹」的理念来解决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和存在的诸多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城镇化发展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宏观经济的政策目标,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手段和工具,最终是为了实现全体国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观,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有参与发展的愿望、有参与发展的能力、有参与发展的机会、有参与发展的岗位。通过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坚持效率优先合理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进程条件下,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过程中,必须对不同规模的城镇发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在实践中致力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克服城镇化进程中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同时,城镇化也要有一个合理的发展速度,滞后固然不行,但超前也不是理性的行为选择。

  坚持三维复合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平衡发展。推进城镇化,应着力实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健康运行及良性互动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各级政府应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发挥城市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尤其要加大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各级政府一定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中共中央确定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精神实质,增强中央政策执行力,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协调、均衡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1. 中国城镇化:演进逻辑与政策启示
    2. 城镇化与老龄化叠加时期的中国养老模式转型
    3. 中国独特城镇化进程的制度原因解读
    4. 新中国城镇化曲折历程的唯物史观分析
    5.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增收的引擎
    6. 我国城市化效率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7. 中国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投资规模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