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境外当代中国研究
“西方缺乏对中国的概括性研究”
发布时间: 2010-07-27    作者:沈大伟/翟亚柳编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7-27
  字体:(     ) 关闭窗口

—美国学者沈大伟谈《中国季刊》与当代中国研究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博士,19831985年在北京大学国政系(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现任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主管该校亚洲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的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1991-1996年间任《中国季刊》主编。

  1959年创刊以来,作为西方当代中国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季刊》已经走过50个年头。为此《中国季刊》在其200912月出版的第200期上发表了一组历任主编撰写的纪念文章。作为《中国季刊》1991-1996年间的主编,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中国季刊>与当代中国研究》一文中不仅回顾了自己任主编期间《中国季刊》的发展情况,并就世界范围当代中国研究状况提出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当代中国研究发展不平衡

  沈大伟指出,中国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但当代中国研究没有实现真正的全球化,学术领域的发展显得并不平衡。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及韩国,中国研究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长足发展,学科建设已经确立,研究得到较好资助。此外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和越南都拥有小规模的汉学研究社团。在欧洲各国,中国研究发展状况极不平衡。沈大伟认为,英国历经了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的衰退,其中国研究已经重振并且保持着欧洲的最高水平,但与10年、20年前相比,这一领域研究没有什么特别进展。中国研究在一些欧洲国家已呈衰落之势,而在一些国家中就不曾存在过。东南亚的中国研究集中在越南(主要是河内)与新加坡,泰国曼谷和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有几名中国学学者。但在中亚、西亚和中东(埃及除外),相关研究是缺失的。在沈大伟看来,多年来大量的非洲学生在中国接受过教育,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上除了南非斯泰林博什大学,却没有当代中国研究的存在,这种现状令人感到奇怪。同样,除了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和阿根廷的萨尔瓦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在拉丁美洲和中美洲国家中也发展滞后。

  学者间缺少合作研究

  沈大伟指出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国内学者与国外学者之间存在,也同样体现在中国以外的中国学学者之间。虽然各国学者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等一些研究领域有过合作研究,但就整体而言,这种合作是缺乏的。全世界的中国研究实际上没有很好地与中国同行联系起来,而这些中国国内的学者也没能向主流的全球性的学术研究领域提供他们关于自己国家的研究成果。沈大伟认为外部世界与中国学术界和智库团体开展学术交流30多年后,这种现象仍然存在着实令人吃惊。学术交流并没有产生更多的学术合作。造成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内的研究者更乐于在中文出版物上发表文章,反之,外国学者也不经常在中文期刊发表文章。此外中国以外的学者之间也没有很好的联系。总之,全球化还没有真正体现在中国研究领域中。

  缺乏对中国的概括性研究

  沈大伟认为今天西方的中国研究过于研究细节,而没有概括地研究中国的宏观问题。学者们的研究太过于微观分析和优先关注方法。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今天“对于越来越小的问题知道得越来越多”,而且把研究方法当做研究的结果而非归纳研究对象的方法,结果造成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研究状况。过去20多年里,学者们以这种极为关注细节的方式来解构中国的研究已经做了很多,他们应该开始把中国研究的片断再次拼合在一起,并提供一个显而易见的一般化的关于“中国”的研究。沈大伟承认建立差异性是社会科学的基础,但认为这么做也应该确定总的模式。有可能的话,当代中国学研究者应该自问一声“为什么会这样?”分析全球中国学研究现状,展望未来《中国季刊》的发展,沈大伟认为作为“中国研究领域的国际性期刊”,该刊要努力在促进国际间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翟亚柳编译;本文编译自《<中国季刊>与当代中国研究》)

    1. 西方记者关于中国抗战的相关报道
    2. 当代西方公民参与理论的发展进路与现实困境
    3. 梁卫国:盲目与西方接轨就是有鬼
    4. 任卫东:国家命运不取决于与西方的关系
    5. 西方训斥世界的贵族派头令人讨厌
    6. 从2G到4G,中国追赶西方的缩影
    7. 杨帆:庸俗化泛滥,面对西方话语缺底气
    8. 2015年以来西方当代中国研究的两个热点
    9. 金融危机以来的西方当代中国研究
    10. 2012年西方当代中国研究热点回顾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