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研究相关文档
经济腾飞篇
发布时间: 2010-01-20    作者:阳欣    来源:国史网 2010-01-20
  字体:(     ) 关闭窗口

  经济发展是国家和民生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创业,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9.8%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万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劲发展活力。

   钢铁产量连续13年保持世界第一

  钢铁产业是工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支柱。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把钢铁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相继兴建或改建了鞍钢、武钢、包钢、首钢、马钢、宝钢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钢铁产量逐年增加。1996年,中国钢铁产量达到1.0124亿吨,跃居世界各国钢产量首位,并连续13年保持着这一桂冠。2008年,中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5亿吨,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强国目标迈进。

  照片设计

   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期间,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了由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和694个限额以上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图为1953年底由苏联援建的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正在轧制钢轨。1978年开工兴建的上海宝钢,30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之首。图为2008年11月的上海宝钢一角。

   近年来,钢铁工业依法关停和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鼓励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图为2008年12月安徽马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新区一角。2005年7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新中国第一部《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着力推进钢铁工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图为2008年12月山西太原钢铁有限公司不锈冷轧厂的一角。

    1. 中国高铁: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2. 郑有贵:工业化视角的城乡二元结构评价探讨
    3. 从保国强军到强国富民
    4. 实现我国核工业由大变强的根本性转变
    5. 以模式创新赢得未来
    6. 中国核工业集团自主创新探索由大到强的转变
    7. 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思考和论述
    8. 毛泽东与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