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香港
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解决香港问题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 2010-10-13    作者:叶张瑜    来源:国史网 2010-10-13
  字体:(     ) 关闭窗口

   另一方面,新中国政府一直对香港实行特殊的政策,以优惠的价格向香港提供生活必需品、淡水和工业原料等,即使是在内地经济遭遇严重困难时,这种供应也没有中断。毛泽东对此曾有过重要指示。1959122,在新华通讯社编印的《内部参考》第2691期上登载的该社香港分社记者组写的报道说,香港副食品绝大部分是依靠内地供应的。最近一个月来,内地对香港供应量锐减,在各阶层人士中引起了很大波动。25日,毛泽东对这则报道批语:此件有用,请印发到会同志们读一读,[10]敦请大家注意。周恩来对充分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搞好对港澳供应工作也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凡是有可能,对港澳供应都要负担一些,不能后退。这个阵地越搞越重要,对港澳供应确实是一项政治任务。” 111962年秋至1963年初夏,由于久旱无雨,深圳水库和铁岗水库水量急剧下降,香港人民用水十分紧张。为此,广东省政府不但允许香港巨轮驶向珠江吸取淡水以解燃眉之急,而且酝酿上马由东江引水到深圳的石马河供水工程。中央对这项工程十分重视,1963128,周恩来在听取广东省水电厅厅长刘兆伦关于向香港增供淡水的石马河建设工程问题的汇报,并与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广东省省长陈郁以及程子华等谈话时指出:“香港居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我们自己的同胞,供水工程应由我们国家举办,列入国家计划,不用港英当局插手。”[121965年,石马河供水工程竣工,香港长期缺少淡水的困难局面得到很大改善。据统计,19541963年香港进口的食品有43%是由内地提供的,19641973年增至50%,[13]而且是在价格上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优惠价格提供给香港。这些措施不仅对稳定香港物价、满足居民消费需要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于香港的稳定发展、抑制通货膨胀、降低生产成品、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香港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事实证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在“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策略下,保留了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的政策和措施,这一切不仅保证了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使香港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而且也使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日益密切,为后来和平解决香港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季春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国家治理的实施路径探析
    2. 毛泽东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开拓与奠基
    3. 批转地方经验: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制度创设的探索
    4.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5.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工业化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的战略思考
    7. 毛泽东政治协商的价值目标、基本职能与中国特色
    8. 毛泽东关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9. 毛泽东领导创建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历史考察
    10. 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原则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