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89万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4/23    来源:中国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尹成基: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召开一季度新闻发布会,首先我给大家通报一下工作进展的主要情况,然后解答大家的问题。

  2010年一季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作为工作主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实现良好开局。

  一、就业工作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就业形势继续向好,总体保持稳定。1—3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89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32%;全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4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2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100万人的40%。登记失业人数919万人,比去年末减少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去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二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三个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通过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等措施,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合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于2月下旬至4月在全国共同开展“春风行动”,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政策支持和就业服务。会同中国残联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残疾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

  三是加强政策制定和落实。延长稳定就业政策,加大对创业带动就业的税收、信贷政策扶持。会同教育部、卫生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

  四是积极做好抗旱、抗震救灾就业工作,加强对灾区的就业扶持,对灾区劳动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的机制,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特别是家庭服务业加快发展。落实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推进重点地区、重点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是积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各项政策和项目,力争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应届高校毕业生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拓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和异地转移就业渠道,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扩大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

  三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健全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培训,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助等创业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大学生创业引导计划。推动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组织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绩效评估。

  四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组织开展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要对象的“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三项全国性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县区以上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综合性服务机构和街道(乡镇)、社区(村)基层工作平台建设;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开展失业监测和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工作。

  五是组织开展抗旱、抗震救灾专项就业工作。及时掌握灾区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对农村劳动者的影响情况,收集就业信息,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劳务输出、专场招聘会、送岗位下乡等活动,帮助灾区劳动者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和异地就业。

    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详解2011年劳动关系工作重点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