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民政部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15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卫敏丽、陈玉明)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改进管理手段,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目前,部分省市探索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取得初步成效。一些地区把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广东省将双重管理体制改革从行业协会推进到异地商会、公益性社会组织和经济类社会组织。一些地区探索、实行了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制度,全国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超过20万个。

  民政部还颁布《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自2008年以来,行业协会、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评估工作相继在全国展开,各地先后建立了“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独立运作”的社会组织评估机制。

  “在加强年度检查和日常监管的基础上,我们还及时注销、撤销和取缔不合格社会组织,有力净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环境。”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部分社会组织存在乱评比、乱收费、公信力不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民政部门与有关部门配合,先后开展了“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等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与此同时,各地也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甘肃省出台《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工作的意见》,建立执法协同机制。天津、浙江、西藏等地横向成立了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

  根据中央要求,民政部还组织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全国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上海、广东、安徽、新疆、福建、河北等地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实现了全覆盖。广东、山东、宁夏、海南、青海等地结合实际,依托民政部门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工委。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一段时期,民政部将围绕培育扶持,依法管理、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这个中心,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促进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健康有序发展。

社会组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卫敏丽、陈玉明)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总体上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积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维护公共利益,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了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44.8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4.6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9.9万个,基金会2311个。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配合政府宏观调控,在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调解贸易纠纷等方面,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广东省的行业协会为例。广东省的行业协会每年经济活动总量约500亿元,招商引资约300次,提供咨询服务约1.6万次,组团考察超过1000次,组织参展约1400次,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近1700条,应对国际贸易纠纷约120起。

  同时,社会组织还协助政府参与不少领域的社会管理工作,兴办公益慈善事业,提供公共服务。据统计,社会组织每年募集资金100多亿元,用以减贫济困、救灾防灾等;兴办民办幼儿园8.3万个,占全国总数的62%,民办高校640所,在校学生占全国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19.4%。

  “目前社会组织还是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并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这位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社会组织提供了超过1000万个专兼职工作岗位。民办职业培训机构2万多家,每年培训近1000万新生劳动力,为提高就业者的就业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社会组织还是我国民间对外交往的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全国性社团已经在122个国际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在25个国际组织中担任专门委员会领导职务,在92个国际组织中担任理事。

    1. 市场化、全球化与网络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