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长廊 >> 人物故事
王世襄,令人长忆旧京华
发布时间: 2009-12-01    作者:杨雪梅    来源:光明日报 2009-12-01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王世襄。照片由三联书店提供

  

   文物专家王世襄逝世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1月28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王世襄,祖籍福建福州,自小对国学感兴趣。抗战期间,曾任中国营造学社助理研究员,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学。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为清理追还抗战时期被敌伪劫夺之文物作出了不懈努力。

  王世襄学识渊博,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其对古典家具的研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其《中国古代音乐书目》《画学汇编》《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竹刻艺术》《明式家具珍赏》《中国古代漆器》等著述有着很大影响。1991年,王世襄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还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成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他更是放鸽家、斗虫家、驯鹰家、养狗家、摔跤家、火绘家、烹饪家、美食家、书法家、诗词家、美术史家、民俗学家、漆器家、明式家具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中国第一玩家。

  他一个“生活很朴实,看起来和大街上的老头儿没有任何差别”的玩家,他的去世,带走了旧日京华的一抹亮色,带走了一种飘逸典雅的、充满文化趣味的生活。

  11月28日, 穷其一生玩得专心致志、玩得痴迷不悟、玩得忘乎所以的老人王世襄,尽兴而去了。

  在他的名前一定会有无数的定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但人们也许更愿意这样来描述他:他是放鸽家、斗虫家、驯鹰家、养狗家、摔跤家、火绘家、烹饪家、美食家、书法家、诗词家、明式家具家、中国古典音乐史家……一句话,“中国第一玩家”。

  已经故去的书法家启功曾这样评价老友:王世襄先生的“玩物”非“玩物”,而是“研物”,他不但不丧志,反而立志。他将古今典籍、前辈耆献、民间艺师取得的和自己几十年辛苦实践相印证,写出了这些已出版、未出版、即将出版的书。

  “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听到王世襄老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患着感冒的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很是伤感,没能见上老友最后一面,他耿耿于怀:“上一次见面是3年前了,我去看他,还拍了合影。后来听说他住院了。这个月初,中国营造学社80周年研讨会上,我们几个老家伙聚在一起,还感慨当年中国营造学社的老人只剩下‘一个半’了。没想到这么快又走了。”

  认识王世襄的人都知道,2003年秋天,患难与共、琴瑟相和60年的王夫人袁荃猷因病故去后,王世襄的精神便大不如前,他曾在一首诗中表达自己的思念:“君刻大树图,我赋大树歌。相濡复相助,岁月期尚多。一朝先我去,余生待若何。”

  这首诗中提到的“大树图”是有所指的。2000年,86岁的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有多才多艺的袁荃猷女士刻的一帧名曰“大树图”的剪纸,粗壮的树干,圆形的树冠,丈夫王世襄一生的15种爱好,就像果实般隐藏于树冠中,这其中有王世襄用得最多的三件明清紫檀家具,有代表王世襄最主要学术成就的漆器,还有王世襄使之死而复生的传统工艺竹刻、葫芦器,还有绘画、鎏金铜佛像、蟋蟀、鸽子、鸽哨、鸟具、家常菜、两头牛、大鹰、獾狗。

  这套奇书出版后一纸风行,成为从事收藏和鉴赏者的必读书,半年内重印4次。玩物看似“雕虫小技”,但能把这么些玩耍的事情写成专业著作,登上“大雅之堂”的,除了王世襄,别无二人。

  出版过王世襄著作的三联书店副总经理汪家明说,王世襄研究的基础是兴趣,他的专业水准是在不断赏玩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我印象中,王世襄先生整天都笑嘻嘻的,虽被称为‘中国第一玩家’,但他做事非常认真严谨。他可不是个‘老顽童’。”

  王世襄先生生前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如连玩都玩不好,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其实,许多被人看作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艰苦的学问。他曾说:人生价值不在据有事物,而在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成为知识,有助文化研究与发展。

  画家黄苗子曾评价王世襄是“玩物成家”,启功生前则评价他为“研物立志”。王世襄更喜欢后者。 

  很多国宝是他抢救回来的

  今年6月,从事文博事业60载的21位老专家,被授予“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称号,王世襄也名列其中。只不过那时的王世襄已经不可能亲自接受这份荣誉了。

  王世襄与博大精深、根深叶茂的中国文化,似乎天然就有一种奇妙的亲和力,勿需着意钻求,自自然然就融入其间,把自己也融成了这棵大树的一枝一叶。他出生在诗书世家,高祖王庆在清朝做到两广总督,《清史稿》给他立过传,他的母亲金章是著名的鱼藻画家,大舅金北楼为北方画坛领袖,然而少年时的王世襄却偏离了家族的预期,从小学到大学,喜欢的都是“秋斗蟋蟀,冬怀鸣虫”的生活。

  罗哲文与王世襄有着70年的交情,年轻时两人曾一起在四川宜宾的李庄与梁思成研究中国古建筑。他说:“王世襄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提笼架鸟、竟日优游的八旗子弟,他的生活很朴实,看起来和大街上的老头儿没有任何差别,但他对于中国文物保护的贡献是非常多面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作为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在北京、天津追还被劫夺的文物,追回了德国人盗走的青铜器、末代皇帝溥仪在天津私藏的文物和美军非法接收的日本瓷器。他还曾去日本交涉被劫掠的善本图书106箱。这些国宝现在都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对于明清家具过去我们也不大在意,是他最早呼吁保护这些古家具,并有意识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这些宝贝的,现在这些都是国宝了。”

  “文革”期间,邻居们时常见王世襄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地搜集旧家具,形态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了狭小的空间,人反倒没有地方睡,于是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多年后一部《明式家具研究》横空出世,光是后面的名词解释就有1000多条,后来被译成英、法、德等多种文字出版。现在他热爱的那些宝贝都静静地放在上海博物馆的家具馆,许多与王世襄熟悉的人看着那些家具甚至能想起它们曾经的来历。

  晚年,鸽子是王世襄最大的牵挂。11岁就读于北京干面胡同的美国侨民学校时,一上手写英文作文,一连几篇都是兴致勃勃地大谈鸽子,闹到英文教员不胜其烦,怒曰:“再写此鸟,无论好坏,一律给Poor(差等)!”后来他又写出《北京鸽哨》(Beijing Pigeon Whistles),为鸽子编写了《明代鸽经·清宫鸽谱》,甚至在快走到生命终点时,他念兹在兹的还是北京奥运会能否放飞真正的中国观赏鸽呢……

  鸽哨并不是旧日京华唯一的代表,它的消失让王世襄痛心,而王世襄老人的去世,无疑带走了旧日京华的又一抹亮色,带走了一种飘逸典雅的、充满文化趣味的生活。这,更让我们痛心。

    1. 时事点评:文物专家咋成了托儿
    2. 学者王世襄
    3. 曾记否,穿城而过蝈蝈声
    4. 学界纪念社会学家陆学艺逝世周年
    5.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者鲍里斯·瓦西里耶夫逝世
    6. 父亲浩然在周总理逝世后的日子
    7. 邓力群同志逝世
    8.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万年逝世
    9. 杨白冰同志遗体火化 胡锦涛习近平等到八宝山送别
    10. 孙起孟同志逝世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