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 阅读提示 >> 中国大阅兵
擎旗手忆国庆35周年阅兵:曾立下军令状
发布时间: 2009-08-31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1984-10-01
  字体:(     ) 关闭窗口

国庆35周年阅兵式上,程志强(左二)高擎“八一”军旗通过天安门

程志强回三军仪仗队指导训练

程志强给擎旗手讲解擎旗要领

为国庆60周年阅兵,战士们已开始刻苦训练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盛典,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天安门广场上检阅了由三军诸兵种组成的部队,这是新中国自1959年国庆阅兵以来相隔25年后,一次公开展示自己的武装力量。我作为阅兵军旗手,高擎着火红的“八一”军旗,引导受阅大军气势磅礴地通过天安门,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虽然这已经是25年前的事了,但参加阅兵时的一幕幕情景已深深镌刻在了我的心中。记得那是1984年1月5日,北京卫戍区召开国庆35周年阅兵工作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军委、总部、军区对阅兵工作的指示,下达了卫戍区的任务和要求,其中三军仪仗队179人组成军旗方队,138人担负标兵任务。这打破以往由解放军军事学院扛大旗的惯例。

  这年,历史给了我一个机遇。上级党委决定,让我在这次阅兵式上担任军旗手。军旗手是整个受阅大军的排头兵,数十个受阅方队都要跟着军旗手的步伐走,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这一年,我29岁,担任这等重大规模阅兵式上的军旗手,对我的体力与毅力都是一种考验。但我毅然扛起了这杆“八一”军旗,并立下了军令状!

  我接受了这个无比光荣而又非常艰巨的任务后,很快就投入了训练。北京气温高达40摄氏度,没有一丝阴凉的操场上,我扛着“八一”军旗走着正步,汗水湿透了我的礼服,马靴变成了小水槽。那次的“八一”军旗,旗杆是用铝铁制成,重7.5公斤,高6米,直径3厘米,加上旗帜和风的张力,整个重量在50公斤上下。这么沉的旗杆要保证它始终直立不抖动,在一般人手里攥上十几分钟,就会胳膊发酸,把持不稳。更难的是,不管风力大小、风向如何变化,军旗手必须始终做到军姿绝对标准,步幅绝对准确,步速绝对均匀,走向绝对笔直。为了练好举旗,我把旗杆换成重上好几倍的旧钢管,再给钢管里灌满沙子,每天上千次地重复训练举旗、劈旗动作。由于我的双手日复一日地与金属旗杆摩擦,手掌特别是五指联接处,破皮溃烂,结满了血泡,4根旗杆都被我攥烂了。那时,白天训练,晚上我骑着自行车到天安门广场,反复熟悉和丈量阅兵路线。在上百次的丈量之后,我发现预定的743.25米阅兵线,恰好是1984块方砖,我用标准的正步步幅量出这段距离要走991步,8分33秒。我把这些数字牢牢记在心里,按照距离调整步幅,每天都要顶着高温练上几十个来回,把训练场“搬”到了天安门广场。为了练出踢腿功,我在小腿上绑上沙袋,在皮鞋上钉了两层鞋底,还要再钉上8个大号铁掌。每天训练结束后,我的皮靴里都能倒出汗水来。短短几个月,我硬是练坏5双这样的大头皮鞋,磨破了15双军棉袜。

  功夫不负有心人。负责阅兵训练的邱巍高将军,放心不下担负军旗手的我,有一次他单独考核我。那天,我撑着4级风刮得猎猎作响的军旗,抬腿带风,落地砸坑,身后跟随将军前来的参谋用钢卷尺测量,每一步都是标准的75厘米,将军满意地笑了。

  时间定格在1984年10月1日,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可容纳50万人的世界第一大广场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9点40分,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10点整,阅兵式开始。真正考验我的时刻到了!邓小平主席讲话完毕,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我将火红的“八一”军旗高擎在手中,正步走上天安门广场,引导受阅大军气势磅礴地通过天安门。天安门广场由东到西743.25米,我踏着军乐的节奏,按照每分钟112步、每步75厘米的标准步幅,用时8分33秒、991步,分毫不差地落在了礼毕线上。方队纵、横、斜三线分明,踢腿带风,足音如鼓,新闻媒体以“山的雄姿、海的壮阔”对仪仗方队进行了报道。

  作为军旗手,我通过了共和国的检阅,也通过了历史的检阅;我和战友们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完成了光荣、神圣的使命;我更为共和国的繁荣富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感到骄傲与自豪!在这次阅兵中,我曾被社会各界誉为“天下第一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