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王震征战南阳
发布时间: 2010-05-10    作者:杨春雨    来源:《解放军报》 2010-05-10
  字体:(     ) 关闭窗口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中共中央为加强中原地区的武装力量,大量牵制国民党军队,命令王震率领八路军南下支队由广东迅速北返,同河南军区部队和新四军5师会合。接到命令后,王震率部北返,终在1945年9月底到达豫鄂边区,并重新恢复359旅番号。10月24日,3路大军6万雄师在桐柏会师。30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行署在桐柏县城南叶家大庄成立。王震任中原局常委、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在桐柏期间,中原军区发起了桐柏战役。王震命令359旅攻打枣阳县城,歼敌2200余人。

  为粉碎蒋介石妄图围歼中原军区部队于桐柏山区的阴谋,中原军区6万将士于1946年1月转移至湖北宣化店地区。6月中旬,蒋介石制定了“包围歼灭宣化店中原军区部队”的计划,扬言要“活捉王震”。

  根据中央指示,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分两路向西突围。6月29日晚至30日上午9时,王震随右路突围部队1.5万余人英勇地开始了突围战斗。7月6日,右路突围部队进入南阳境内。突围部队抢渡唐河、白河,途经邓州、镇平进入内乡县境。7月11日,中原局、中原军区抵达师岗镇。在这里,中原局召开扩大会议,决定部队分两路行动:359旅和干部旅为右路,由王震率领,绕过丹江取捷径荆紫关、山阳,向镇安、柞水前进。分兵后,王震率右路部队疾速西行。7月12日,进至淅川县城附近。王震命令359旅717团和719团一部围攻淅川县城。由于淅川县城防备工事坚固,又遇滂沱大雨,淅川县城久攻不克。奉命抢占荆紫关的718团与国民党整编90师一部遭遇,双方展开惨烈的战斗,王震的警卫员黄英诚等英勇牺牲。从此次战斗抓到的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已抢先占领了荆紫关,并正沿丹江向淅川方向前进,而后面的追敌也越来越近。根据敌情变化,王震断然决定右路部队改变原来拟取道荆紫关、走捷径入陕的计划,迅速抢渡丹江,南绕鲍鱼岭、南化塘向陕南挺进。

  王震命令717、718团阻止由荆紫关方向进攻的国民党军,指挥359旅直、719团和干部旅于7月13日下午开始于大石桥、娘娘洞等地抢渡丹江。当时,丹江上游山洪暴发,江水猛涨,因干部旅老的老、小的小,还有不少女同志。王震放心不下,便来到干部旅。他神情自若,大声说:“东洋鬼子厉害吧?却被我们赶跑了。一条丹江就能把我们吓倒吗?”他那洪亮、铿锵的话语给干部旅官兵增强了战胜洪水的信心和勇气。7月15日,右路突围部队左右两路全部胜利渡过丹江,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消灭我军于丹江以东地区的阴谋。

  7月17日 ,进至鲍鱼岭一带的359旅被敌6个团包围。经过两天一夜激战,被敌包围之势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是敌后续部队日增。紧急关头,王震命令359旅所有人员全部投入战斗,杀开一条血路,迅速进入陕南。

  359旅成功突围后,敌阵地上的缺口很快又重新合拢,强大的火力封锁了尾随359旅的干部旅前进的道路。干部旅连续几次进攻都未能奏效。此时,警卫营的同志们冲了上来,与干部旅的同志一起向敌人发起猛攻。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冲过鲍鱼岭。同时,左路部队血战南化塘后也胜利入陕。

  新中国成立后,王震将军对其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南阳心系神往。南阳电视台建台5周年时,他亲笔题词。反映南阳解放战争历史的电视剧《南阳大会战》筹拍时,他也欣然题词:“为解放南阳而牺牲的先烈们永垂不朽!”

    1. 王震:铁军南下二万里
    2. 由王震“道歉20天”想到的
    3. 天山女儿激情燃烧的岁月
    4. 1946年毛泽东给习仲勋的九封信:沟通援助中原部队突围方案
    5. 王震:完善社会保障 女性公平就业的前提
    6. 李先念在“文化大革命”中对王震的保护
    7. 1975年,小平同志被停职以后
    8. 国际油价反弹 “黑”不倒中国经济
    9. 中国意在发掘APEC发展潜力
    10. 我经历的宜川之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