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与史料 >> 五年经济规划 >> 第九个五年计划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09-07-29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09-07-29
  字体:(     ) 关闭窗口

  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37)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要形成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条件,有力地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巨大热情,振奋艰苦创业精神。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要把提高青少年素质作为工作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发展前途,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坚持不懈地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倡导敬业创业精神。国家越发展,事业越兴旺,越要发扬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形成艰苦创业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风气。---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使"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并且建立和推广尊老爱幼、敬师爱生等良好的礼仪制度。加强直接关系社会稳定进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反对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的思想和行为。---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惩治腐败分子。建立健全防范干部滥用职权的监督制度,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以优良的党风政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普遍进行创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城市的活动,军民、警民、工农共建精神文明的活动,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大力表彰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不懈地推进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全面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社会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反对迷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工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同时注意防止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加强社会科学研究,特别要加强对"九五"期间和二十一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加强教育科学文化队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单是思想文教部门的任务,而且是经济战线和一切部门的长期共同任务。要制定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且建立必要的物质保障,逐年增加投入。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都必须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38)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依据宪法,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提高办事效率。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侨务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发展基层民主。---加强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长期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制定和实施同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和改善司法、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积极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与经济犯罪活动,坚决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国家工作人员和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等现象,建立对执法违法的追究制度和赔偿制度。加强司法、执法队伍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特别是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39)继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九五"期间我国将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各自"基本法"的规定,香港、澳门实行高度自治。我国在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保持香港、澳门的自由港地位和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届时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成为中国的单独关税地区,同内地在经济上更好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这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香港、澳门稳定繁荣,也有利于内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坚决反对"台湾独立",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岸同胞的交往,积极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40)顺利实现上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们党要充分发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继续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切实研究和解决党的自身建设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体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章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密切的联系。全党必须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纪律,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维护中央的权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现有领导干部素质,努力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号召: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