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图书 >> 人物史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发布时间: 2011-12-22    作者:朱洪    来源:国史网 2011-12-22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  者:朱洪

出 版 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4月份

【图书简介】

   本书传主,不是—个简单的人。他所领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载入史腮;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党的首任总书记。毛泽东说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赞誉他“创党有功”。他曾做过晚清秀才,亦曾留学多国,曾为中共领袖又因充当反对派而被开除出党。他的思想、实践和转变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求索的轨迹。
  他又是—个有许多缺点的平凡的人。他一生犯有许多错误,有些是后果惨重的重大错误。他还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人。凡人身上的缺点,他往往不免;旁人所无的缺点,他也不一定必无。他的学问和某些知识,未必高于前人或同时代的人,但这些“渺小”和平凡,并不影响他的伟大和贡献。
  他身上所蕴藏的内涵,远远没有被今人所挖掘。在他身上,有着太多可以潜心体味的东西,太多可以发微陈述的余地……

【目录】

第一章 青年时代(1879年10月一l901年秋)
 一 孝义之家
 二 不成龙就成蛇
 三 截搭题
 四 多少楼台烟雨中
 五 完婚
 六 关东遭丧乱
第二章 上下求索(1901年秋~1909年夏)
 一 皖城志士
 二 国民既风偃
 三 办《安徽俗话报》
 四 恼人新月故湾湾
 五 千年绝学从今起
 六 穿得像鬼一样
第三章 辛亥风云(1909年秋~1915年夏)
 一 长兄客死关东
 二 小姨妹高君曼
 三 惆怅当年萧九娘
 四 都督府秘书长
 五 苏曼殊到安庆
 六 要枪决,就快点吧
 七 汝南晨鸡
第四章 创办《青年杂志》(1915年夏~1916年冬)
第五章 北大文科学长(1917年春~1919年春)
第六章 五四运动前后 (1919年春~1920年春)
第七章 创党(1920年春~1920年冬)
第八章 广东教育委员长(1920年冬~1921年秋)
第九章 加入国民党(1921年冬~1922年秋)
第十章 在莫斯科(1922年秋~1922年冬)
第十一章 中共三大前后(1923年春~1923年冬)
第十二章 国民党一大前后(1924年春~1926年春)
第十三章 北伐前后(1926年春~1926年冬)
第十四章 大革命失败(1927年春~1927年夏)
第十五章 隐蔽上海(1927年秋~1932年秋)
第十六章 金陵狱中(1932年秋~1937年夏)
第十七章 风烛残年(1937年秋~1942年夏)
书后

    1. 习总书记三次座谈透露“十三五”发展三大指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