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图书 >> 人物史
《京剧大师程砚秋》
发布时间: 2009-12-16    作者:胡金兆    来源:国史网 2007-04-01
  字体:(     ) 关闭窗口

  京剧大师程砚秋

  作  者: 胡金兆

  出  版: 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  价: 28元

  ISBN: 9787801705723

  出版日期: 2007-04

  版  次: 1

  标  签: 四大名旦 程砚秋 京剧 百年文化中国 程派

  所属分类: 传记 纪实 影视 艺术 文艺旧书

  【本书简介】 

  程砚秋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派青衣艺术的创始人,程派是我国京剧流派流传最广的艺术门派。程砚秋和程派艺术备受尊重,源远流长。

  本书记述了程砚秋安生贫困的童年、残酷的学艺经历,恩师的扶持,创造性的艺术,高尚的艺德等等他一生中的若干片断,勾勒出这位大艺术家的基本形象,展现他的思想性格,表现了一个爱国的、正直的进步的艺术家的执着追求。

  本书是《百年文化中国》丛书中的一本,该书记录了一代戏剧宗师程砚秋一生中的若干片断。 京剧大师程砚秋“以艺名世,以德照人”,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轰轰烈烈的人生,浓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的人格情怀。他幼年丧父,学艺艰辛,出污泥而不染,高风亮节铮铮铁骨,终成一代戏剧宗师,他创建的“程派”艺术至今是戏苑的一支奇葩。

  【作者简介】

  胡金兆,编审,1934年生,浙江绍兴人。其父于民国初年任上海会文堂北平分局经理。琉璃厂是其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地,在此,他目睹和亲历了很多世事变迁,认识这里各行各业不少身怀绝技、功绩累累的人物,熟悉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曾任《戏剧电影报》负责人。在戏曲、红学、文史、民俗、养生、体育等方面均有研究,发表文章几百万字,出版的著作有《程砚秋》、《中国四大名旦》、《活红娘宋长荣》、《儒伶赵荣琛》、《中国演剧历程概要》、《中国足球沉思录》、《艺海耕耘录——自选文集》等。

  【内容选登】

  第一部分:原书目录

  第二部分:京剧大师程砚秋(一)

  那么程砚秋是几岁拜师学的艺?程的自传文章《我所走过的道路》中说:"六岁因家赤贫"拜荣蝶仙为师学艺,故多人沿其所说。不过其中有矛盾。程六岁时为1910年,清王朝还未倒,哥哥还在当差,他家的"铁杆庄稼"还有,家道虽中落,还不至一贫如洗,而且他幼年随母亲出城看戏,已略记人事,从小翔凤胡同搬出时恐已四五岁,至六岁一年多之中怎能搬好几次家?

  1.严酷的学艺生涯

  2.幸遇明师:六百大洋险些毁了一代宗师

  3.幸遇明师:罗瘿公挺身相救

  4.幸遇明师:艺术的转折点

  5.声名初起:美满姻缘

  第三部分:京剧大师程砚秋(二)

  1923年初,他组建了"和声社",他是当家的头牌主演,另外老生又有王又宸、郭仲衡、刘景然,花脸有郝寿臣、侯喜瑞,旦角有荣蝶仙、吴富琴,小生有金仲仁、王又荃,丑角有慈瑞泉、曹二庚等,都是当时各行当的好手,大家各展己长,全力烘托这位十九岁的头牌主演。

  1.声名初起:半年中创演七出新戏

  2.震撼人心的《青霜剑》、《金锁记记》和罗瘿公之死

  第四部分:京剧大师程砚秋(三)

  这些吃饱了闲得发慌的有钱女人,常以"捧戏子"为乐事,以各种手段勾引男演员。不少有才气的人,顶不住,就这样垮下去了。程艳秋每到上海,总要接到许多信,一部分是女人勾引的信,约他哪里相会,他总是轻蔑地一笑,把信扔开从不理睬;另一些信是穷困者告帮的,他把地址一一记下,出门上街时,常按地寻人,往里弄里一钻,把钱送上门,从不留姓名,每当做完这些,脸上常挂着满意的微笑。

  1.程派大成:警世惊人的《荒山泪》

  2.横眉冷对:宁死枪下,不为敌伪唱…

  3.横眉冷对:义助同行后辈

  4.生活一变:周恩来初访程砚秋

  5.生活一变:思考人生

  6.最后的绝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