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彭德怀传》编写组
出 版: 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 价: 45元
ISBN: 9787800921032
出版日期: 2006-12
版 次: 1
标 签: 彭德怀 元帅 当代中国人物传记
所属分类: 军事旧书 历史旧书 古今军事志 正史 杂谈 传记 纪实 文艺旧书
【本书简介】
《彭德怀传》由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批准立项,成立了学者、专家及彭德怀身边的工作人员组成的编写组,历时十余年,遍访了彭总生前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和知情人,汇集了浩繁的文献、档案、回忆录和访问录等资料,本着“取材务求其实,着笔力求其直”的精神,撰写出彭总“临阵对敌雷霆之威,对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忱,政治上的松柏之节,生活上的冰雪之操和作风上的朴实无华”。书稿经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审定。邓小平为本书题写书名。
【内容选登】
第一部分:原书目录
《贺龙传》目录
第二部分:解放大西北
1949年1月,在西北野战军第一次党代表会议上,彭德怀在《1948年几项工作的基本总结和1949年的任务》的报告中说:敌人目前总的军事方针是依托巴山,扼守长江,以保守江南及西南各省。从全局看,西北还有几个大仗要打。
1.太原"带兵"
2.钳马打胡
3.歼灭"二马"
4.进军新疆
5.在西北军政委员会
第三部分:受命援朝
历史的进程常常出人意外。彭德怀建设大西北的宏愿刚刚起步,就被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激烈战争打断了。随着这场战争的发展和演变,他征衣方解,又不得不奉命率师跨入一场惊心动魄的国际战争风云之中。
1.友邻烽火
2.应召进京
3.毛泽东最终决断
4.跨过鸭绿江
5.初惩骄敌
6."钓鱼"清川江
7.再获大胜
第四部分:突破"三八线"
彭德怀十分内疚地对毛泽东说:"主席,你让岸英随我到朝鲜前线后,他工作很积极。可我对你和恩来几次督促志司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视,致岸英和高参谋不幸牺牲,我应承担责任,我和志司的同志们至今还很悲痛。"毛泽东沉默一阵慢慢抬起头来,反而宽慰彭德怀……
1.出任联军司令
2.飞渡汉江
3.奋力抗击
4.回京陈词
第五部分:"请为人民鼓咙胡"
1957年11月中旬以后,彭德怀发现报纸上出现一个新的口号:"大跃进"。他对这个口号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跃进"应当是一种质的变化。如果仅仅是工农业产值幅度增长比较大一些,那只能算量变,不能叫质变,就不应该叫"跃进"。
1."我和许多人一样"
2.乡亲的呼声
第六部分:身在庐山
彭德怀沉思良久。他想让黄克诚去庐山开会,自己留下值班。彭德怀所以有这个念头,是因为他考虑到:黄克诚是中央书记处书记,对地方的情况比自己熟悉;另外,彭德怀计划写一本关于建军经验的书,想抽空做些准备,并看看出访期间积压下来的文件材料。
1."其如天下有忧何"
2.上 书
3."鼓咙胡"的回声
第七部分:风云突变
毛泽东列举了一些单位和地区有不少人反对"大跃进"的情况之后说:"现在是会内会外结合。可惜庐山太小,不能把他们都请来。""不论什么话都让讲,无非是讲得一塌糊涂,这很好,越讲得一塌糊涂越好,越要听。我们在整风中创造了'硬着头皮顶住'这样一个名词。我和某些同志讲过,要顶住,硬着头皮顶住,听它一两个星期。"
1.毛泽东讲话
2.怎样对党有利
第八部分:问题升级
不是为这封信,又是为了什么呢?彭德怀疑惑不解,急急看下去:"是由于长期以来彭德怀同志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同某些外国人在中国搞颠覆活动有关"。彭德怀脸色陡变。在庐山上也没有听到的新罪名突然出现在中央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接下去:"所有人都可以平反,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毛泽东插话:"只要不是里通外国。"
1."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
2.再上书八万言
3.心曲千万端
4."也许真理在你那边"
第九部分:伟大的囚徒
彭德怀在囚窗里翘首盼望毛泽东的答复,就此一等8年,直到他的生命结束。1967年元旦刚过,《人民日报》发表了姚文元又一篇气势汹汹的文章:《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晚上,彭德怀刚要休息,红卫兵进屋叫他写对姚文元大作的看法。"我不写,姚文元发表文章是他的自由,我不发表(看法)也是我的自由。"
1.却原来是坐班房
2.大批斗
3.突击审讯
4.特殊的战场
5.最后的吼声
6.魂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