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制度史
侯波:新中国70年制度发展与国家治理取得的伟大成就
发布时间: 2019-11-04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2019-11-04
  字体:(     ) 关闭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总结了70年来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

  70年的制度发展,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和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70年的国家治理,彰显了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社会探寻更好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制度发展和国家治理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释放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最强信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这个艰辛探索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一次次展现出“理论成果”转化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伟大与神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又一次实现伟大飞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进入新时代。

  中国的问题在先,中国的制度发展和治理体系在后。70年的制度发展和治理体系建设,始终基于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国情世情有机统一起来,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初级阶段现实需要有机统一起来,把推进国家现代化和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一制度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

  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都带有本民族文化的烙印。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积淀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优秀文化传统,为70年中国制度发展奠定了坚实文化根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为7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奠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永恒价值理念。

  从“革命为民”到“改革为民”的转换,从“执政为民”到“发展为民”的升华,服务人民是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最鲜明的价值取向。70年来,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70年来,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科学的理论指导、强大的政治优势、严密的组织体系、超凡的自我革命……让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斗志昂扬。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落实到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上,带领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70年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原则不动摇,不断完善各项政治制度,民主形式日益丰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坚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极大地发挥了举国体制的作用,从“两弹一星”到“嫦娥”探月,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从高速铁路网不断延伸到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七年年减贫1300多万人到织就世界最大社会保障网……根本上说是因为我们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最大程度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最广泛的社会主义建设力量。我们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制度,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各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民族团结的进步奇迹。我们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各阶层各领域的群众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98%以上的村委会依法实行了直接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5%,形成了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实践、渐进改革、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为尽快实现工业化,借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一片废墟上迅速全面地恢复了国民经济。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作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重新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重大理论创新。这些制度和理论设计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合理性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从而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宣示中国号巨轮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航程。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开始,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治理能力作为基本要素”……“制度”“治理”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词。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简政放权划定政府与市场边界,让社会活力竞相迸发;“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扎牢生态篱笆,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改革与法治两翼齐飞、双轮驱动,让制度完善融入改革全过程……制度是管长远的,带有根本性。尤其是党中央先后制定和修订党内法规180多部: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制度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架起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四梁八柱”,以制度现代化推动政党现代化,全党上下更加团结统一、行动一致走向未来,为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障。

  70年的治理成就,一方面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出发点和根本任务,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至2018年实际增长174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13年保持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地位;另一方面,以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近14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个日新月异、充满希望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挥别波澜壮阔的70年,展望承载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未来,我们坚信:到建党一百年时,各方面制度一定会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一定会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一定能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