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布时间: 2013-03-28    作者:肖贵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2013-02-20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经过艰辛探索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随着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日渐突出。制约我国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这就需要我们深化改革,在实践中凝聚制度认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

  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前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从以上定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的是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以宪法表明国家性质的意义在于明确国家的阶级属性,确定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指我国的社会制度体系,是建立在我国现实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的实现形式,体现在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不同领域,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指我国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制度,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制度安排的总和,是各领域具体制度之间的有效耦合,突出表现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灵活适应性。

   只有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才能指导实践中的制度建设,才能搞清楚必须要坚持的制度原则和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从国家制度层面看,决定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是改革开放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不可动摇的方向和原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构成来看,我国国情和实践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文本规范形式,是确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方向的制度安排,是继续坚持和完善的制度框架;从具体制度层面看,持续、系统的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原则在当今中国落地生根的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必须以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原则为根本要求,创新实践首先要处理好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目标实现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坚持这一制度的根本性质,实质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支撑;要分析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经验;要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经验,为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提供理论创新和实践基础。同时,要博采众长、大胆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制度建设成果,吸取其他国家制度建设经验和教训。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基础,是保证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设计者,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的思想领导,才能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共识;坚持党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将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形成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支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相一致。

  在实践创新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尤其需要我们增强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

  解放思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思想保证。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进入到深水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思想保证。

  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强大动力。我国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更加自觉、自信地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要用发展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

  要在实践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足实践的制度创新,需要从横向的制度结构和纵向的制度层次两个方面着力。从制度体系结构来看,要注重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各部分之间的功能耦合。要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制度规定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做到各部分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不能出现短板影响大局。要理顺制度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促进各项制度的配套耦合,形成社会发展的合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政治上,坚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既主导社会政治发展方向,又留有政治参与空间;经济上,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搞活机制,释放社会生产活力;文化上,要能够主流鲜明、引领繁荣;社会建设上,疏导多元利益诉求,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历史关联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展 公正 活力 和谐 抗风险
    3. 邓小平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4.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原因探析
    5. 叶小文:制度自信,使中国梦具有坚定的政治保证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