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自1956年9月成立,至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止,履职时间长达13年。在前10年,党关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理论与实践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现象也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在后3年,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先后举行两次全体会议,作出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并为这场“革命”的合理性正名。因此,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就成为研究“文化大革命”所不能回避的问题,而这届中央委员会工作中所暴露的中央领导机构建设存在的重大缺陷,更需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一)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理论与实践,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我们知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发动和指导“文化大革命”的基本依据。其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阴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这实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以后还要进行多次”。细读这段文字,比较此前中共中央已经提出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不难发现,二者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换言之,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依据,就是此前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而“文化大革命”,又是此前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必然产物。
中共八大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时,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作为剥削阶级的阶级已经基本消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以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党中央还是坚持了八大的观点,毛泽东本人也几次申明“我们国家的内部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1956年12月29日,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党还公开批评斯大林“在阶级消灭以后仍然强调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其后,党中央反复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l957年的整风鸣放开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注意力开始向阶级斗争倾斜。毛泽东在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时隔半年后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就完全接受了毛泽东的观点,认为:“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随着反右派斗争在1958年的深入开展,中经1959年庐山会议后在全党开展的“反右倾,,斗争、1962年的八届十中全会,至l963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阶级斗争不断升级,阶级斗争扩大化观点也发展成了一个系统和完备的理论形态。这个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主要论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