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国梦 >> 专家解读
中国梦一刻也没有脱离过马克思主义
发布时间: 2013-11-20    作者:刘冰雅    来源:党建 2013-11-20
  字体:(     ) 关闭窗口
  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热烈反响。然而,一些媒介在传播中国梦过程中,存在概念化、固化、庸俗化等倾向,以致有些人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出现质疑: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过艰苦努力,把330多年历史的空想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现在提出中国梦是不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又变成了“梦想社会主义”或者是新的空想社会主义?言外之意就是:中国梦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实际上,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一刻也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
  中国梦处处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始终以群众史观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强调的就是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结晶、新话语。中国梦深刻把握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走向,始终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向。中国梦始终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以群众史观为基础,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基础,以与世界共创美好未来为基础。中国梦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始终以与世界共创美好未来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是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密不可分的。中国梦同样如此,它不是中国孤芳自赏的梦想,而是与世界共精彩、与世界共通的梦想。
  (来源:《党建》2013年第10期辛向阳)
    1. 刘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2. 所有制改革与所有制结构演变
    3.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若干理念问题
    4. 储著武 边钰:改革开放40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历程与经验
    5.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6. 孙钦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
    7. 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革观及其当代价值
    8. 钟瑛: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
    9. 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过程与启示
    10. 科学社会主义能更有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