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 >> 史家评议 >> 政治
许尔君:以“四个全面”引领中国梦的实现
发布时间: 2017-12-19    作者:许尔君    来源:第十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12-18
  字体:(     ) 关闭窗口

  引子 

  一个伟大的政党要引领一个新的时代,必须创建新理论、新纲领。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中国梦和“四个全面”的理论体系创新和实践创新。这两大创新的统一和互动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正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乘风破浪前进!梦想承载着希望和未来,“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汇聚起了中华儿女变革中国、富强中国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党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面对这两个前所未有,面对各方面的新常态,如何统领13亿中国人民追寻中国梦?针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出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诉求,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四个全面”坚持“科学思维”和“问题导向”,呈现出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规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是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问题,主动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际出发,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而提出的战略思想;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主攻目标、重点领域的形象表达和集中概括;是把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四个全面”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改革是动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是保障,三者共同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中国梦是总目标、总概论,是对新时期时代特征及其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判断;“四个全面”是追寻中国梦最基本、最核心的战略性理论和实践要求,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明晰,让全党和全国上下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让人民更加真切地触摸到了中国梦的美好图景。 

  中国梦与“四个全面”的关系 

  中国梦与“四个全面”有着密切的内在的根本的联系。中国梦是总目标、总概论,是对新时期时代特征及其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判断;“四个全面”是适应、引领中国梦最基本、最核心的战略性理论和实践要求。 

  (一)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小康梦,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有能力、有条件而且有闲暇尽情地享受生活的甜美;中国梦是国家梦,体现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梦是民族梦,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中国梦是文明梦,体现了贵和尚中、海纳百川的精神;中国梦是幸福梦,体现了追求个体全面发展的共同期盼;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内涵为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法治社会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这个梦想,它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用习近平总书记更为暖人心的话来说就是要让“我们的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关键一步走好了,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进行了精心擘画,作了详尽部署,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最重要的是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把“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全面深化改革”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命题,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将一个贫穷的、落后的、封闭的中国带进了开放的新时代。此后,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最鲜明的特点。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求索,不断奋斗,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给中国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国家要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当年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英明的、正确的,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今后,我们要坚持走这条正确道路,这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我们不仅要坚定不移走下去,而且要有新举措、上新水平。”[3]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持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重大举措和路线图、时间表,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改革开放成为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引领中国进入一个空前改革的时代,一个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的历史担当的时代。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将为中国梦的实现开拓动力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全面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从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看,1949年9月,体现全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成为法治之路的起点。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行,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从过渡期走向成型期,从而奠定了依宪治国的基础。1978年,改革开放重启中国的法治进程,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1993年11月11至14日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进入了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新时期。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和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等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按下了全面依法治国快车键,让法治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治保障更加坚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部署,既是立足于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考量,也是着眼于长远的战略谋划。从现在的情况看,只要国际国内不发生大的波折,经过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应该可以如期实现”。[4]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为建设法治中国开辟康庄大道,引领中国进入发展新境界,才能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最坚实的法治保障。 

  (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力量保障是“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指导原则。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召开的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执政后党的建设的实际,从加强思想教育、健全制度、加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制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颁布了新党章,提出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并先后在全党集中开展了整党、“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党的建设从战略高度进行新谋划、新布局,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同时,“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党员队伍的管理中去。”[5]2014年10月8日,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就“全面推进从严治党”[6]等提出了“八点要求”。同年12月13日至14日,他在江苏考察调研时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使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表述,并且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7]2015年3月,他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我们国家的治理体系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人们常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凝聚党心民意,让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在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赶考”中持续交出执政兴国的优异答卷,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以“四个全面”引领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只有坚持以中国梦为目标指向,才能将“四个全面”落到实处;只有坚持以“四个全面”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才能为“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 

  (一)以“四个全面”引领中国梦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面对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中国创新”是一个“短板”。虽然我们看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此同时,我国的创新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神九飞天、蛟龙入海、高铁速度、国际超级计算机……创新中国的科技进步,令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等创新中国的科技人物,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有限,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原始创新还不行,我国的国家创新能力仅仅只是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纵观当今世界,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才能站在产业链的最高端,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创新托起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当今,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正在加速演进,科学探索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上向纵深拓展,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创新驱动已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8]这一重要论述是在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的创新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创新发展之维,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增强创新自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必须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与潜力,向科技要效益,向创新要动力。一方面,用法律固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将文化创新融入社会的发展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另一方面,用改革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以“四个全面”引领中国梦的协调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违背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注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顾此失彼,导致发展失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城乡区域携手的普遍进步,是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步增强,是兼具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全面”,难点也在“全面”。这个“全面”既是发展的系统性、平衡性、协调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发展,也是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这个“全面”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协调发展、统筹兼顾才能得来。由此可见,协调发展是决战制胜的要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辉煌成就,以GDP衡量的中国经济总量增长了129倍多,先后赶超加、意、法、英、德、日等七大工业国,目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最大贸易国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上述经济成就也极大地惠及了人民,1978年到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90多倍,在全世界极度贫困人口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从1981年的43%下降到现在的13%,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人均受教育水平等得到大幅提高,与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也接连凸现,贫富差距、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危机尤其突出。围绕土地使用、财产补偿等纠纷日益增加,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生产安全事件频发。而这些问题的有效稳妥解决,只能依靠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概括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个目标要求,强调和突出的就是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9]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一方面,协调发展要依仗于全面深化改革中各项措施的推进,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另一方面,协调发展要注重发挥法治的作用,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使法律制度真正成为“十三五”时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武器”、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催化剂”。 

  (三)以“四个全面”引领中国梦的绿色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发展为了谁?怎样去发展?用什么样的自然观去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是重大的指导思想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资源环境问题是重大的制约“瓶颈”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然而,在唯GDP论英雄、唯发展速度论成败的时代,我们走过的是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少循环的不可持续发展方式,背后的代价是资源消耗过度、人力投入较大、环境污染较重。虽然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组织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政策法规措施,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但是全国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出环境容量,环境质量不如人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据环保部《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达标比例仅为2.7%;全国近五分之一耕地遭污染;超三成地表水受污染,近五成地下水水质差。同时也应看到,发达国家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30多年里集中显现,复合型、压缩型特征明显,也加大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在融汇东方文明的基础上,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在浙江召开的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10]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其在空间布局上,要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推进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多规合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的生活空间、良好的生态空间。在发展规模上,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刚性”约束,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资源利用上,要坚持节约优先、严格用水用能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的同时,树立“环境也是资源”的意识,推行排污权核定、管理和交易。在环境治理上,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严密的法治制度,统筹城乡发展,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在生态安全上,要将山水林田湖作为统一的生命体,实施综合保护和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四)以“四个全面”引领中国梦的开放发展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自古以来,英勇不屈的中国人就一直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在寻梦、追梦、圆梦,伟大的中华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古代文明,走在了世界前列,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然而,当历史步入近代,闭关自守的内忧,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外患,把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落后挨打的屈辱,唤醒了无数志士仁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正是顺应民意、顺应历史规律的必然,使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开始了新的历程。回顾和总结我们圆梦的历史,第一个一百年圆的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它靠的是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第二个一百年圆的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它靠的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常讲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是来自实践的最权威的结论。我们要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任务,最终圆满实现中国梦,还得靠改革开放,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正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30年来,是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30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是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作为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代人,我们经历了香港澳门回归的感动、北京奥运举办的自豪、上海世博承办的骄傲,以及物质生活的发展带来的便利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的满足。正是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们才能沐浴在和谐社会的生活中。奋斗历程告诉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还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1]改革开放是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时间紧迫,时不我待。我们惟有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一步一个脚印去奋斗,以更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去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这是今日中国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依据实现中国梦的总体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中国梦。只有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吸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五)以“四个全面”引领中国梦的共享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既要回答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布局等问题,更要回答发展为什么人、发展成果由谁享有问题,从而系统把握发展规律。发展成果由谁享有,体现发展价值取向,是发展观中最具根本意义的问题。回顾我们95年的党史、67年的新中国史、38年的改革开放史,一直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不断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方略,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宗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创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着重从公正的社会基本制度层面上探索共建共享发展道路:政治上建立人民主权的政治制度,经济上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文化上实施普及大众教育的教育制度。这些基本制度的建立,不仅使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民初步享受到国家独立、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且为当代中国社会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奠定了最重要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中国改革发展战略大计时就将共同富裕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为了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探索,一直致力于民生的改善,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结对扶贫,从免费的义务教育到普惠的医疗保险改革,从将农村纳入社保体系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成就,就是我们在走向全民共同享有社会经济发展成果道路上留下的一个又一个坚实脚步。共享发展是中国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梦的论述中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2],“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3]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最深厚的伟力。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世界发展大势,我们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互学互鉴、坦诚合作、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开放战略,更好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化治理,广泛构建利益共同体;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推进共同富裕,为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生活》2015年6月14日。 

  [2]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3]《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4]《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组论述》,《党的文献》2015年第3期。 

  [5]《习近平强调: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5/02/c_1115155387. htm。 

  [6]《习近平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八点要求》,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09/c_ 127075546.htm?_hj_reload_&1435561316704。 

  [7]《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2月2日。 

  [8]《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04/c_114883787.htm。 

  [9]《习近平谈协调: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人民日报》2016年3月3日。 

  [10]《习近平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 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网,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0529/c172467-27072982.html。 

  [11]《习近平: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12-14/4408209.shtml。 

  [12]《习近平提“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鼓舞人心》,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317/c1003-20816380. html。 

  [13]《习近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9/010125606323.shtml。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