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 >> 史家评议 >> 政治
张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发布时间: 2017-12-19    作者:张浩    来源:第十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09-01
  字体:(     ) 关闭窗口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治发展走的是一条以改革为主调,改革与建设并进的渐进增量式的道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展开的过程,是一个先易后难、先外围后中心、先微观后宏观、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不可逆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段。 

  第一,初步探索时期。时间跨度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理论上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但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掀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新的一页。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重要的改革作了系统深入而精辟明确的论述。1986年6月,邓小平指出改革不仅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标志。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原则同意《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11月,中共十三大勾画了改革蓝图,十三大报告吸纳该政治体制改革设想的内容,提出要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以十三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步入了有目标、有步骤的全面配套改革阶段。 

  第二,稳步推进时期。时间跨度为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就重大问题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的制度。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把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作为必须努力实现的关系全局的10项任务之一。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关于进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逐步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等问题。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中特别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作为专门一部分进行论述。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再次启动。1998年11月,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强调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的新论断,随后发展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标志了中共作为执政党的新觉醒。 

  第三,积极拓展时期。时间跨度为从十六大至十八大。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规划,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提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措施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党政机构设置、扩大党政领导成员交叉任职等涉及政治权力构成的具体改革办法。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这一政治目标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中首要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改革进程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日益高涨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2008年2月举行的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道路,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四,深入发展时期。时间跨度为从十八大以来至今。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013年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说明中强调: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2014年9月5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成为我国法治事业上新的里程碑。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成就 

  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义无反顾地探索和坚持不懈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路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增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不断发展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强化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有效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可靠保证和组织形式,在改革和完善中逐渐步入制度化轨道。人大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作制度日趋完善,特别是通过完善选举制度,直接选举进一步扩大,差额选举制逐步确立,实行城乡人口按相同比例选举等,使全国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得到保障和发展。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全面恢复与发展。1982年,统一战线的指导方针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增加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内容。1989年底,中共中央经与各民主党派充分协商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使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经过30年的恢复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下,各民主党派的组织更加健全,规模不断扩大,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更具生机和活力。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权利得到保障。1984年5月,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将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修改为“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强调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其在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基层民主制度有较明显发展,推进了基层社会自治。198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明确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也稳步推进,并于1998年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基本建立。 

  第二,行政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体制。行政体制的调整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行政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求的提高,行政体制的改革更是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以最为引人关注的政府机构改革为例,从1982年开始,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总体原则,我国不断进行政府机构的改革。这些改革,强化了政府从事经济调节监管、社会管理服务的机构,减少部门间的职责交叉,精简了政府机构和人员的数量,有效地推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效率的提高。与此相适应,政府职能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一是根本改变了以计划为龙头,由综合部门管理专业部门,专业部门管理专业局,专业局管理国有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二是撤销了直接管理企业的绝大多数部门,原来的综合部门也改成宏观调控部门,初步建立了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并先后组建了市场、质量和金融管理等一批机构,形成了市场经济新的管理格局。三是政企分开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特别是2003年机构改革成立了国资委,完成了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职能分开的历史性任务。在改革机构,整合行政管理资源的基础上,责任政府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效,行政问责制逐步被纳入法治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为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监督,增强其责任意识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党和国家还及时地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又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现代政治是一种典型的参与性政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积极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使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取得巨大进展,人民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一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真正享有了宪法规定的各种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权、建议权、罢免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等。知情权也随之扩大,人民的监督权也因监察制度的完善而得到了增强。二是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民的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和权益意识不断增强;同时,社会政治资源由高层向低层、由政府向社会流动,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感有所增强,有力地推动了自主型政治参与的发展。三是公民政治参与规模显著扩大。人大代表直选从乡镇一级扩大到了县区一级,公民参与人数增加,从而直接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规模。而在村(居)委会选举中,由于利益直接且实现了有限竞选,所以村民和居民的选举积极性都很高。四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不断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立和完善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具体制度,如投票制度、选举制度、信访制度、听证制度、旁听制度、测评制度、公示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民意调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使得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逐渐丰富。 

  第四,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显著提高。中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对政治发展影响极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增强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积极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一是党的理论建设成果丰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坚持不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二是党的组织建设卓有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党员队伍持续发展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党员素质普遍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以改革精神大力加强中国特色干部制度建设,培养和造就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保证了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与合作,保证了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三是党的制度建设扎实推进。以扩大民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党内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党内政治生活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四是作风建设有效推进。先后开展了整党运动、“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使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五是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显著。党中央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与腐败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并且使反对腐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和全国工作的大局,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始终把维护、发展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反对腐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反腐体系逐渐健全的条件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初步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一,从中国国情出发,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世界各国国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是多样化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政治发展道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凝聚着几代人的艰辛探索,积累了近代中国百余年历史经验,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既能够反映人民群众中不同群体的意见和呼声,又能够从全局出发将人民群众的各种意见集中综合起来,使国家的法律与政策能够兼顾各方利益,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协调人民内部的局部利益、个别利益与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民主政治成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对历史和人类的尊重,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照抄别国的政治发展模式。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必须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分清良莠、择善而从,而不能顶礼膜拜、照搬照抄。实践证明,即便是在他国有效的制度模式,如果不顾国情,照搬照抄,也会出现严重的社会后果。 

  第二,坚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民主理论的基本原理,又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我们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始终坚持这一套政治制度。但是,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坚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坚持政治秩序优先的渐进式的政治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一直主张稳定压倒一切,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的观点非常明确,他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国不允许乱。“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过去二十多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去年一年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现在我们有了、或者说基本上有了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来之不易,现在还很不巩固,还有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安定因素。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共同负起责任,维护、保障和发展这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2]为了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能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中国政治发展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形成了渐进式的政治改革思维。在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紧迫性的1986年,邓小平用一段通俗的话语阐述了他的政治渐进主义的基本逻辑:改革需要以稳定为念,不断地选择和调适其方案和行动,循序渐进地(有时是间歇式地)向前推进。他说:“这个问题太困难,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我们首先要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弄清从哪里着手。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国家这么大,情况太复杂,改革不容易,因此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3]在邓小平看来,“改革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政治体制改革如能在十年内搞成功就很了不起了。”[4]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坚持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中国的政治发展才取得了显著成效。这说明,渐进式改革战略是经理论和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战略。 

  第四,政治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治发展总是处于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能否处理好政治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政治发展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历史证明,民主政治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支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相互关系的全面把握中,从深入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政治民主的辩证关系中,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始终注重政治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将处理好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摆在第一位,始终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如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1986年6月28日,邓小平在《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一文中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5]同年,他在《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6]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遵循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规律,强调“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7]并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决定政治改革的内容和步骤,从而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 

  (作者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 

  [1]《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8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9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页。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