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 >> 庆典活动
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广州召开
发布时间: 2017-06-09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03-18
  字体:(     ) 关闭窗口

图为座谈会现场 本网记者 武勇/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武勇)3月18日,“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三地的学者共同就香港回归后香港历史、经济等领域研究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中心主任叶农主持会议。

  香港岭南大学荣誉教授刘蜀永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香港史研究在内地曾一度非常热门,形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广东省社科院等研究重镇。1997年香港回归后,香港史的研究逐渐在内地冷清起来。尽管仍有一些学者在英文档案运用、研究视野拓展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做了开拓性工作,但香港史的研究仍大有可为。比如,目前尚未有一部令人满意的香港通史著作。他认为,目前学术界的最重要任务,还是实事求是地将香港史及其他问题进行研究。

  香港经济发展及其未来走向,是与会学者关注的话题之一。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冯邦彦教授则通过梳理香港产业发展变迁,认为香港与内地的深度合作,其发展可以期待更好的前景。冯邦彦认为,香港回归之后,从其产业发展战略定位来看,香港的第三次经济转型尚未完成。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金融业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国际经济界人士也普遍看到其金融中心的优势。对于中国内地来讲,这也是香港最具战略价值的部分。同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香港正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香港有望进一步发展成为亚洲的“纽约”。

  冯邦彦尤其强调香港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提条件,即保持香港投资环境的稳定、特区政府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与中国内地有深入合作。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少安则认为,香港研究面临如何扩大研究力量和成果的影响力的缺憾。他指出,香港研究首先应重点关注对策性问题的研究,其次应关注如何将让对策影响决策,最后,香港研究成果还要重视如何通过大众化媒体影响普通老百姓,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次会议由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市场经济促进会及《新经济》杂志社共同主办。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