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7.26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粗浅认识
发布时间: 2017-08-14    作者:王瑞芳    来源:国史网 2017-08-02
  字体:(     ) 关闭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实践经验,深刻阐述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树立“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下面谈谈我学习7·26讲话精神后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的正确方向,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在旗帜引领下,把全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全面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都是一以贯之的主题词的确,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高举这一鲜明旗帜,就是在于要坚定宣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用“全部主题”这样的修辞来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也体现出中共对自己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拥有极大自信。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的自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理想从此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最终选择。沿着这个前进方向,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形态在中国实现了,之后经历改革开放,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并继续沿着中国特设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当前,中国共产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开创的新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建党建国、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在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真理性的信念,以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植根于中国实际的制度,具有自我生发的生命力,近代以来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保证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制度体系。习近平强调: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文化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自豪感,坚定对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坚定信念。

  在当下,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局势,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不断前行。

  二、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三个意味着”,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改革开放。

  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现代化建设的全程中,改革开放必须始终贯穿、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指引中国进步的现代化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从贫穷落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条“中国道路”的成功,意味着我们找到了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意味着上下求索而矢志不移的现代化梦想有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同时也给世界上那些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距离。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改革,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只有在推进改革开放中走好“中国道路”,中国才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呈现多样化的需求。

  三、坚持实践道路上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以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指导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历来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中共有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位列其首,它是历史传统、更是规律要求。回顾96年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筑牢了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治国理政的新实践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及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及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新的实践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问题,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以及总体安全观、新型国际关系等治国理政的“四梁八柱”,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上成果丰硕,在指导实践上也取得辉煌成就。但在新形势下,新的诉求、新的挑战、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仍需努力,这就需要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也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之际,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阶段”上,正是大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之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四、坚持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7·26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习总书记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我们党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必须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四个自我”、“四个重大”,勾勒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重要性。

  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突出亮点,也是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严治党,首先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以党章为武器加强党性修养。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入党誓言,以焦裕禄、杨善洲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对照宗旨检查言行、修正坐标。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以实际行动作表率。同时,还必须严肃党纪,坚决惩治腐败。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与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高发,反腐败斗争形势非常严峻。惩治腐败,一方面,要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中的根本作用。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对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精神的学习还是初步的,以上的认识比较粗浅,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