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 主编笔谈
张启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作者:当代中国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3/04/09    来源:国史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2月28日上午,我所举办国史讲座第84讲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以下简称《国史稿》)系列讲座第七讲,邀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张启华研究员作了题为“对《国史稿》第二卷(1956—1966)几个问题的思考”的报告。副所长武力主持讲座。
   张启华主要谈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探索”是这十年的主题和主线。《国史稿》第二卷(1956—1966)(以下简称“国史二卷”)写的是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至1966年“文革”发生前这十年的历史,反映了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认识这段历史,首先要确定历史的“主线”。确定“主线”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后32年历史有个基本评价。《决议》指出:这32年,“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二是胡锦涛同志2006年“七一”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作出的总体评价。讲话中提到中国共产党在85年历程中干了三件大事,其中第二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国史二卷写的,正是第二件大事这个时期。因此,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这十年的主题和主线。
   二、探索中取得成就,是这十年的主流和本质。这十年探索虽遭受重大挫折,但仍取得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最初基础和宝贵经验。张启华主要强调了以下几点:(一)政治方面。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基本是在毛泽东时代奠定的,延续至今,且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二)经济方面。第一,提出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战略思想,如:提出突破苏联模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提出打破封锁,争取外援;提出一些改革经济体制的思想等。第二,取得实实在在的巨大成就。这一时期,中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已初具规模。(三)教科文卫体方面。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两弹一星”发射成功,打破了美、苏核垄断,提高了国防能力,保卫了国家安全。这是我国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是中国人民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重要保证。
   三、正确分析探索中出现失误的原因。这十年探索中的失误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对经济建设急于求成。因为我们当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上的差距太大,导致压力太大,急于赶上。加上建设经验不足,过分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因而在速度问题上缺乏冷静头脑和正确指导。(二)对所有制急于求纯。 最根本的原因是超越阶段,即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因为,当时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的认识还很不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认识不足。(三)阶级斗争扩大化。主要因为:首先是理论认识上发生失误。错误地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严重后果。其次是国际环境的影响。由于国际环境恶化导致对国内政治生活和经济建设做出错误判断。第三是制度方面的原因。一些制度不健全,为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的滋长提供了便利。
   四、正确评价在探索中发生失误的毛泽东。张启华认为,毛泽东的失误,是探索中的失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一刻都没有停止。他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保卫国家安全、如何赶超发达国家、如何维护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权利等一系列重大历史课题。他的成功与失误,他的光辉与瑕疵,大多与此相关。毛泽东的许多局限也是历史的局限,我们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建设社会主义,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第一次。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探索,肯定要受到时代和知识的局限。作为国史、党史工作者,撰写国史、党史,总结经验,要实事求是,着眼大局。要以总结经验教训、鉴往知来,以利于推进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为出发点;以实事求是地判断历史是非,得出规律性结论,提高党执政兴国能力为目的;以客观公道的态度评价历史和领袖人物的功过,而不应该苛求于前人。
   五、正确看待新中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张启华认为,探索,贯穿新中国整个历史时期。前30年,虽历经挫折,但整个看来成绩是主要的,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制度的和物质的基础,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是对前30年的否定,而恰恰是在前30年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继承其正确的,改正其错误的,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历来有自我批评、自我纠错的能力。在探索中前进,在纠正失误中前进,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能力之一。在探索中前进的中国共产党是不可战胜的,过去是这样,今天是这样,今后也是这样。邓小平强调,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经过总结,过去的成功和错误都变成了我们的经验,对于开辟我们事业的未来,是最可宝贵的财富。
    1. 有林: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主编笔谈
    3. 刘国新:成功源于坚守——编写《国史稿》第一卷的几点体会
    4. 田居俭:谈谈《国史稿》序卷的立意和谋篇
    5. 周新城:从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教训来看国史研究
    6. 梁柱:国史研究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融通与导向作用
    7. 有林:围绕《国史稿》谈十八大重申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8. 李力安: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