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9讲话 >> 解读评论
张乾元:掌握网络舆论引领的主导权
发布时间: 2017-04-18    作者:张乾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04-17
  字体:(     ) 关闭窗口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一系列重要论述表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要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坚强保障,对于网络空间舆论的引领具有深远意义。

  

  

  舆论是公众对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是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具有相对一致性和持续性的意见、情绪和态度。作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社会意识形式,舆论总是源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受到既定的现实因素的影响。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舆论是一般关系的实际的体现和鲜明的表露,反映了“公众心理的一般状态”。舆论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但不等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自觉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一个阶级或社会集团政治理想、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理论表达,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意识形态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不同的政治或文化形式,总是或显性或隐性地表达或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舆论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支配,因此舆论引领首先要坚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舆论又不等于意识形态,因此,舆论引领仅仅坚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舆论战场的主动权,其根本目的在于掌握舆论引领的主导权。

  舆论引领主导权与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力和能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主导权的精辟论述。这里讲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就是指在多样化社会思想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社会的主导思想,拥有这种主导地位、能力和权力的思想就拥有了主导权。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看,领导权是管导向和方向的,特指一个阶级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精神产品在本阶级或一起战斗的阶级中传播的领导力。恩格斯于1875年在致拉甫罗夫的信中讲到“无产阶级革命”时认为,生产者阶级把生产和分配的领导权从迄今为止掌握这种领导权但现在已经无力领导的那个阶级手中夺过来,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这里讲的是“物质生产的领导权”。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统治阶级“作为思想的生产者进行统治,他们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这里讲的是“精神生产的领导权”。在1879年,马克思讲到“其他阶级出身的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时”,就首先“要求他们……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这里讲的是“精神产品的传播的领导权”。列宁后来讲“灌输论”,实际上讲的也是这种“领导权”,他还把意识形态领导权视为一个政党成为阶级政党的根本性问题。他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否认或不了解领导权思想的阶级就不是阶级,或者还不是阶级,而是行会,或者是各种行会的总和。无产阶级这一“唯一真正革命阶级”的任务之一是,不仅要争取和引导整个无产阶级或无产阶级的绝大多数,而且要争取和引导全体受资本剥削的劳动者跟着无产阶级革命先锋队共产党走。很显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把领导权视为一个阶级对本阶级所具有的领导权力和能力,并且强调了它在整个意识形态主导权中的核心地位。综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主导权和领导权的阐述,可以初步概括出两点基本认识:第一,从阶级属性、阶级性质看,主导权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生产关系;第二,从内容构成上看,它是精神产品生产和分配(传播)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统一。

  掌握舆论引领的主导权,无疑要坚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因为思想文化领域“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必然去占领”。意识形态领导权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掌握舆论引领主导权还必须遵循舆论运行的规律,洞察社会公众心理,及时预判社会舆论态势,构建舆论引领大格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社会思潮领域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论等歪曲丑化社会主义、误导广大民众的错误思潮,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掌握舆论引领主导权,要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管理格局。相关管理部门要增强守土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同时,还要加强网络空间舆论引领能力建设,扩大引领话语权。新形势下,社会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舆论引领必须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内容创新方面,要着力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材料、分析问题、思考现实,产出能引领导向、凝心聚人、成风化人、明辨是非的精品力作。形式创新方面,要善于利用网络话语,拉近与舆论受众的空间和情感距离,破除“单一说教”,提升舆论引领的公信力。一方面,要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做好对外宣传、传播好中国声音。马克思指出,“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无可挽救地陷入绝境”。网络空间舆论更是如此,没有“民众的承认”,再多的信息、再强大的舆论攻势,都无法达到引领的目的。舆论情势方面,在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下,舆论引领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总之,掌握网络空间舆论引领主导权,要以领导权为核心,统筹舆论引领格局,提升舆论引领能力,从整体上、系统上和全局上来谋划舆论引领的根本方向、战略布局和实践旨归。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