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9讲话 >> 解读评论
习近平的网络观
发布时间: 2017-04-12    作者:张九海    来源:光明网 2017-02-22
  字体:(     ) 关闭窗口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而且网络涉及社会发展全局,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重要技术背景和社会环境。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阐述了关于网络信息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网络生态、国际合作与人类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思想,回答了关于网络信息的一系列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一、核心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为我国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的。

  习近平的网络观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观点。2016年4月19日,他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习近平“人民为中心”的网络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党的宗旨意识在网络领域的具体运用,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理念在网络信息方面的具体体现。

  二、网络安全

  

习近平的网络观

  

  网络安全不仅关系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国家安全的至关重要的方面。网络安全对外主要是在国际上维护本国的独立自主,防止互联网受到外部攻击,是渗透于领土领空的国家主权;对内是维护、监督、管理本国的网络正常运转,有利于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习近平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保障,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和强大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指出,要严厉打击“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对于国际势力对我国互联网的攻击,要全天候密切关注、有效防御,要具有网络空间的国际合作能力和斗争能力,防范国际网络空间重大事件,保障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现阶段,我们要维护国家网络安全、改革网络安全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统一、权威、统筹兼顾的新的国家安全体制。维护网络安全要军民融合,共筑网络安全防线,打一场政府、企业、组织、个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网络安全保卫战。我们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也要建立国际网络信息的新秩序。

  三、网络信息化建设

  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习近平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强调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都是关系国家建设全局的事情,二者的关系是安全和发展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要统筹协调发展,不可偏废。

  建设网络强国,做好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有强大的技术,要制定网络技术发展战略,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掌握关键技术,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信息产业发展的主体。其次,要做好信息服务,使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第三,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展信息经济。第四,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的网络人才队伍,汇聚人才建设网络强国。

  在信息化建设中,还要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利用后发优势,占领新媒体技术的制高点,要加强互联网的国际合作。网络强国的目标就是要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信息经济,网络安全保障有力,这一目标要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

  四、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文化生态

  网络空间是政治空间,也是文化空间。但在目前我国网络空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同在。所以宣传思想工作要适应网络空间的新特点,要具有创新性,要坚持稳定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网络是人们与现实社会生活并存的生存空间。网络是不同国家、民族、种族、地域、信仰、年龄、党派、职业、性别的人思想集散地,是古今中外知识的总库,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视野,激发人们的思维,积累人类的知识,同时也极易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和迷茫。

  所以,习近平提出要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文化生态。网络文化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网络文化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基调高雅、格调清新、追求高尚、境界高远。

  

习近平的网络观

  

  五、网络立法

  网络空间虽然是无国界的,但是网络技术的运用和管理又是有国界的。在国际上,网络空间要遵循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能干涉他国的主权和内政。在国内,网络的管理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的正常运转,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所以,习近平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网的一件大事。

  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我们要在网民自由表达和良好秩序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对社会各项事业和领导干部的善意的、具有建设性的批评,无论何种方式,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和风细雨”都要细心倾听。“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对互联网企业,要政策引导与依法管理并举,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特别是对于网络金融诈骗,要严厉打击。

  

习近平的网络观

  

  六、网络信息的国际视野

  互联网的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互联网使社会元素如资本、信息、价值观、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使世界各国密切联系为一个整体——地球村,各国利益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它可以使各国进一步交流互通,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但同时也出现了网络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习近平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国际社会应该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在2015年的第二届国际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四项原则”: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为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还提出了“五点主张”:第一,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第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第三,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第四,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第五,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互联网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其存在和发展的目标应该是造福全人类。习近平向全世界传达了国际互联网治理与合作的“中国声音”,提出了世界互联网共同进步繁荣发展的新主张,也表明中国在世界互联网领域的自觉担当和对全人类的高尚承诺。

  习近平的网络观阐明了网络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探索了网络发展的规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支撑。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顺利实施。习近平的网络观是在信息化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