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20世纪90年代前后党对执政风险的成功抵御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王真    来源:国史网 2009-06-29
  字体:(     ) 关闭窗口

  20世纪90年代前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能动驾驭各种复杂局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我国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不仅巩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而且全面奠定了走向新世纪的坚实基础。这一时期我们党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尤其是抵御执政风险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党在新世纪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中昂然奋起

  防止苏东剧变重演,必须抓好党的建设这个关键。苏东剧变,原因固然复杂,但从自身角度说,最主要是的党的建设出现严重问题,党的性质发生蜕变。江泽民担任总书记后,高度重视并切实抓紧党的建设。1989年12月29日,他在中央党校作了题为《为把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的讲话,阐明要充分认识搞好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是他就任总书记后第一篇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宣言和纲领。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即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世界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由此,党的建设被进一步提到战略地位高度来认识,作为全党长期而重大的任务而必须抓紧抓好。90年代前后,党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每一次代表大会都把党的建设问题作为报告的重要内容,都强调关键在党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把党建设好,更好地发挥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领导核心作用。90年代是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的时期,而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本领则是党的建设一个着力点。1997年党的十五大要求全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2001年5月23日,江泽民在安徽考察工作时明确地指出:“我们的各项工作能否做好,我们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我们的事业最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提高执政能力,这一期间党中央多次举办省部、地厅级领导干部进修研讨班,从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入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9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三讲”教育活动和世纪之初进行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江泽民在苏东剧变后不久指出,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形势,“我看,唯有一条,就是坚定不移地全面正确贯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我们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搞上去。”为加快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三项决策,第一项就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大会报告指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会遇到极大困难。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此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发展走上高歌猛进的快车道。90年代中后期,江泽民又鉴于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这一新的世界形势,多次强调要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阐明能否把经济搞上去,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改之地。如果以党的十六大为节点来考察90年代前后这10多年我国的发展,应当说是新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2002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记者采访十六大时发表评论说:“在过去10年里,在邓小平时代进行的市场改革的基础上,中国经济以每年9%速度递增,中国人可能会把江泽民时期视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最繁荣最稳定的时期。” 美国作家库恩则把江泽民称为“改变中国的人”。这看来是对一个人评价,实则是赞誉当代中国的盛世辉煌。

  思想僵化亡党亡国,必须坚持理论创新和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90年代前后,党在理论创新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党的十四大构建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五大将这一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探索的历史经验,根据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在进行理论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向实践创新的转化,这就是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90年代以来,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重大成果,这集中体现在十六大报告中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上。实践创新反映理论创新的目的和价值,又是对理论创新真理性的检验,我们党和国家正是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不断汲取时代的活力和前进的动力。

  二、有效防范亚洲金融风波的冲击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