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近20年时代主题论争述评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李淑珍    来源:国史网 2009-06-29
  字体:(     ) 关闭窗口

  2.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邓小平的有关论述

  邓小平指出:“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东西问题在当时主要是美苏争霸世界的问题。邓小平认为,就打世界大战来说,只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他指出这两家由于种种原因都还不敢打。美苏不敢打,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天下太平,美苏争霸世界尤其是其在第三世界的争夺,是世界不得安宁、世界战争爆发的危险根源,也是第三世界矛盾加剧、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邓小平明确指出:“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 ,并认为,维护和争取世界和平就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并就反霸问题做出一系列论述,如反霸是国际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反对霸权主义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甚至是90年代、一直到21世纪的主要任务,要把同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国家关系与反对它的霸权主义严格区分开来,谁搞霸权就反对谁,等等。他还认为,持久的和平有赖于发展问题的切实解决。南北问题主要是南方国家发展不起来的问题。尽管二战后世界经济空前增长,但却出现了南方发展中国家与北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与现状之间十分突出的矛盾。这个矛盾能否解决,将会对人类的发展前途产生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的论述是从覆盖全球的东西南北关系中提升出来的,涵盖了世界经济与政治,又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因而它是“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两大问题”。而其中的和平问题即东西问题,不仅包括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问题,还包括了世界和平面临着霸权主义挑战的问题;其中的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关系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发展不起来的问题及其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原来意义上的东西关系不复存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进一步明显,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经济发展问题,因此,世界战争可以避免、世界和平的前景更加明朗,但霸权主义和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仍然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从邓小平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点看法:其一,对和平的论述,既遵循了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他所谓的和平只是针对世界大战可以避免而言,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和平的实现是一个客观进程的思想,指出当前仍然存在战争的根源,并且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从未间断;其二,如前所述,和平与战争是人类阶级社会发展过程中交叉出现的两种状态,但是,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和平状态中,战争可以避免的原因及和平所面临的威胁则是不完全一样的。邓小平的功绩,还在于他进一步阐述了当今时代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客观依据,对世界形势做出了新判断,并具体论述了和平与发展还未完全实现的表现,即和平与发展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挑战。全面科学地阐明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现状,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出了任务,指明了方向。这是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的新发展。由邓小平的论述可知:(1)认为和平与发展仅仅是奋斗目标的观点,忽视了邓小平关于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论述,也就是否定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实现了的一面,是不正确的。(2)认为和平与发展已经是实现了的世界状况的观点,否认了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国际经济旧秩序挑战的论述,也就是忽视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还未完全实现的另一面。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邓小平定义的和平是指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发展是指世界各类国家经济的显著增长,而邓小平则明确指出,和平问题是东西(美苏争霸世界)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邓小平通过对东西南北关系的分析,是要说明美苏争霸的东西矛盾威胁世界和平,南北矛盾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论述内在地包括了反霸反强权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丰富的内涵,而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已经实现了的世界状况的观点则仅仅重复了和平与发展的抽象概念。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3)和平与发展既有实现了的一面,但还未完全实现的观点,与邓小平的论述是一致的。但“实现了的一面”与“未完全实现”的具体表现,则是由邓小平所进一步阐明的。

  三、全面正确地理解邓小平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现状的论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