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机构 >> 国史年会 >> 历届年会论文 >> 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
论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思想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谭乃彰    来源:国史网 2009-06-29
  字体:(     ) 关闭窗口
   我们党在毛泽东领导下,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这个中国历史上社会生产力划时代的伟大变革,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业绩。它的影响极其深远,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国家工业化战略是非常必要的,是很有意义的。
   毛泽东国家工业化战略,同他的政治战略、军事战略、文化战略和外交战略一样,是科学的、周密的和深刻的;实践证明,也是成功的。这个战略,是系统的,极为丰富。它包括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主要根据、基本内容、方针政策、实施计划和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构成了毛泽东国家工业化战略。而这篇论文,因篇幅所限,着重研究毛泽东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基本内容,供同志们研究参考。
   早在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是建立近代工业社会。《毛泽东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7页。后来他在全国解放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又提出了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3页。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在《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的批语和修改》中说,国家工业化的任务,根据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情况,要求我们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50页。
   在我们这样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里开展大规模的国家工业化建设,必然会遇到许多极为复杂的问题,而且任务也是非常艰巨的。要完成这样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决一些重大而复杂的战略问题。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解决具体政策和实施计划问题。毛泽东正是根据革命实践提出的这些要求,不仅提出了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同时也科学地论述了国家工业化体系的特点、内容和工业化的道路以及综合平衡和内外关系等重大战略问题。总之,毛泽东是从分析国际国内的阶级关系和社会条件这个基本事实出发,提出和解决这些全局性问题的。
   一、国家工业体系的基本特点
   毛泽东明确指出,独立性和完整性,是我国工业体系的两个特点。《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50页。这两大特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共同本质。独立性,这是就对外关系说的。就是说,不能依附外国,不能受制于人,更不能成为外国的殖民地。历史表明,没有独立的国家工业体系,就没有国家的独立,也难以保证国家主权的完整。尤其是在帝国主义存在以及他们主导国际秩序的情况下,更是这样。国家工业体系的独立性,是国家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的经济基础。独立性是建设国家工业体系的第一个前提条件。而要有这样的独立性,对内要求必然是要有完整性。只有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保持工业体系的独立性。完整性,是建设我国工业体系的第二个前提条件。独立性和完整性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构成了国家工业体系的基本特点。这个基本特点,反映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客观性质和本质要求。因此,独立的和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稳定的物质基础。
   二、国家工业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